什么会影响中学生爱国情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34:03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研学课题,需要大家为我们提供线索。
RT,什么会影响中学生爱国情怀呢?
比如学习历史,读爱国的古诗词,升旗仪式(唱国歌),经历历史大事件。还有什么别的吗?

另外,升旗仪式这种会不会太形式化了?以前好像搞过唱响国歌这类的活动,这类活动能不能起到效果呢?
如果让中学生每天早中晚唱三遍国歌,那么学生们是会更爱国还是心生厌烦?
不唱国歌的人是不是就不爱国?唱了国歌就说明一个人爱国吗?
那些中学生的爱国教育比较有效果?
谢谢大家的帮助!

爱国教育这种东西如果只是说,而不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是不会有效果的。

唱国歌,升旗仪式,你看星期一的操场上有几个孩子在认真做这些事?他们习惯了,就变得熟视无睹了。

如果让他们看一些宣传纪念片或者参观博物馆,短时间内他们是会觉得很受教育的,虽然随着时间推移爱国观念会变淡,但毕竟是留有印象,只要适当的引导就会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祖国。

我同意留学是会使人非常受教育,真的,当你看到别人不加掩饰的瞧不起中国人的眼光,你就会感到非常愤怒。而当你看着那些以融入国外生活为傲的中国人也瞧不起中国人,而生在在那里的中国孩子连中文都不会说的时候,你就会油然而生深深的悲哀,以及更加澎湃的爱国热情。

让他们知道国家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有多么来之不易。
让中学生明白国家在整个世界中的位置,优势和弱势。
多知道爱国事件以及人士。
将一些众所周知的带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多做解释,不能让他们产生对政府失望的念头。
升旗唱国歌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会让他们明白,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必不可少!!

经历,例如像我这样出国的,一般会变得格外爱国。

一天唱三遍国歌会烦的,升旗仪式是必需的,那时(学校)对国家的尊重。
不唱国歌的人不一定不爱国,不尊重国歌的人一定不爱国。唱国歌的人不一定爱国。。。(这几句话这么别扭)

爱国教育有效果的么?这我懒得说啦,就是那些历史,诗词什么的。

中国人喜欢讲究形式,但是‘形大于智者,迂。’过分形式化只会让很多人厌烦。教育是能影响孩子们爱国情怀的重点。 但是很多人把握不住教育,以为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实际上错大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谁能确定老师们把注意力放在升学率和工资的情况下还有闲心和责任感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们爱国情操。只有父母,言传身教才是根本,其实应该从小培养爱国情怀。同时还要鼓励孩子个性成长,这样的话,父母的话不再是听了就烦的条条框框。而且父母不做好点,那孩子就更加不在乎了。

老师和父母应正面解释孩子的疑惑。不能误导。让孩子知道国家好的和不好的方面,以培养客观了解。爱国也得爱得理智阿。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对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中国人在外国公民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