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13:30

1.国共合作,形成抗日统一战线。
2.日本侵略中国,在他国作战,后援供给较难。
3.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苏联向中国派兵援助,美国向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更是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
4.日本发起的是不义之战
5.欧洲战场结束了战斗,其他反法联盟能援助中国战场

日本战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以英、美、荷为代表的欧美帝国主义开始大举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除泰国以外,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沦为了欧美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此时,日本的幕府统治已经开始走向没落,国力衰弱,在欧美列强的强行开放通商以及不平等条约的压迫下,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以及一些有识之士,深切感受到了日本逐渐殖民化的危机,这成为后来了推翻江户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的原动力。明治维新后的新政府为了废除了日本与欧美列强之间的不平等条约,避免日本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将富国强兵作为改革的宗旨,学习欧美的先进生产技术、军事技术、科学技术,日本从此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中日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的胜利极大了的激发了日本人的国民意识,1929年世界经济大恐慌使日本经济出现了萧条,以军人以及新兴的资本家为代表的日本国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一系列对政府官员的杀害,引发了一部分军人的反叛,明治维新的不彻底,使得政府无法控制军部力量的膨胀,日本军部开始建立伪满洲国,逐渐扩大了中日战争的规模。作为当时亚洲唯一走上现代化的军事大国,日本不满以美国为中心的欧美列强的压制和经济制裁,以及欧洲战线上德国法西斯初期胜利的鼓动,都极大地放大了日本军部以及以军部为主导的日本政府对于胜利的自信,使日本缺乏了对长期状况的清晰预测,迈出了向英美宣战的一步。其实,当时日本还是有部分政治家、有识之士、经济界人士以及军人冷静看到了世界局势,但是白色恐怖下的言论禁锢,部分军人的强暴制裁,以及日本军部的集权统治制度,使得民主主义尚未成熟、人权意识还很淡薄的日本社会走向了一种失控的状态。日本开始发动了一系列对中国等亚洲诸国的侵略战争,人员和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与英美列强的作战,日本更是采取了一种不计能源、资源以及生产能力的疯狂态度,无数年轻的士兵饿死、战死,美国向日本投放的原子弹更是给日本的普通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无法估计的损失,最终的结果只能由日本饱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