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掰开原子弹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5 16:04:43
就是那个叫什麽什麽基的人干的
是意义,意义呀!!!

美国原子弹的研制,在引爆技术上,为使原子弹在战争结束之前能够研制出来并投入使用,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法,同时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引爆方法:一种是“枪法”;另一种是“内爆法”。
所谓“枪法”,就是原子弹用铀为基本填料,利用铀(235)在一定质量的条件下,在中子的引发下会发生链式反应而达到核爆炸的能量,在一个筒状物中,将两块小于临界质量(核爆炸所需要的必须质量)用一块安全隔离板分开,一端作为靶子,另一端作为枪弹,在普通炸药爆炸产生冲击波的作用下,枪弹击中靶子,两块小于临界质量的铀相聚达到超过临界质量并在中子的冲击下发生链式反应而引起核爆炸。

所谓“内爆法”,就是以钚为基本填料,也将其分成小于临界质量的两块,中间用安全隔离板分开,两块钚相聚的方法不是一块冲向另一块,而是在两块钚的外围装填大量的普通炸药,炸药爆炸时两块钚同时冲向对方,这时不仅可以达到临界质量,而且可以达到深超临界,该状态下的钚在弹中心钋、铍中子的引爆下,产生链式反应引起核爆炸。钚装料核弹不同于铀核弹,其装料仅需要5.44公斤钚,而铀装料则需要装填铀(235)几十公斤.一天,加拿大著名核科学家斯罗达博士在实验室内做实验,研究铀( 235)临界质量和对合问题。突然,他手中的螺丝刀不慎掉到了地上。斯罗达博士是用螺丝刀拨动滑轨上两块小于临界质量的铀做其临界质量和对合问题的试验。当螺丝刀掉到地下后,两块铀一下子滑到了一起,重量超过了临界质量,并发出了蓝色的闪光。这表明这块大于临界质量的铀在中子的作用下,链式反应已经开始,瞬间将引发核爆炸。怎么办?再捡起地上的螺丝刀以拨开两块铀已经来不及了,但如不立即将两块铀分开,一场意外的核灾难将在所难免。斯罗达博士深知形势万分危急,他似乎忘记了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奋不顾身地硬是用双手将两块铀掰开了。一场恐怖的核事故避免了,但斯罗达却由于受到超大剂量的核辐射,倒在了病床上,几天后便离开了人世。为此,加拿大政府隆重表彰了斯罗达,人们也给予斯罗达以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

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
自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爆炸后的核威力而恐惧。在这次原子弹袭击中,有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对这样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历史上却曾有人把行将爆炸的原子弹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