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帖子说,明朝的寿官只颁19次,根据何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3:27:03
最近整理家谱,发现我的五世祖和七世祖为“寿官”。在碑文记载,但无其它佐证。
从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

寿官是年龄较长,又比较有威望的老人才能当的,需要乡、县推荐。明朝只有十几个寿官,清朝有多少我查不到。http://hi.baidu.com/xiangyu0617/blog/item/f8729e13ae5431836538dbf5.html

  寿官——明代养老制度中赐予老人冠带的头衔。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4244.htm
  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以后出现的这种“寿官”,是逢恩诏颁下时才赐予的一个头衔,在整个明朝仅仅颁给十九次,因此对当时人来说格外珍贵。“寿官”是经由地方推举的方式产生的。
  清朝也有“寿官”。

  寿官是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以后出现的,是逢恩诏颁下时才赐予的一个头衔,在整个明朝只有十几个寿官。是年龄较长、又比较有威望的老人才能当的,需要乡、县推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1ad450100ag68.html

  本文主要在探究明代养老制度中赐予老人冠带(即所谓的「寿官」)的问题。全文分为三个部份,首先介绍整个制度的发展,其次谈及「寿官」的遴选过程及其弊端,最后讨论「寿官」制度与社会势力的互动情况,於结论的地方并稍为提及清代「寿官」制度的情况。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以后出现的这种「寿官」,是逢恩诏颁下时才赐予的一个头衔,在整个明朝仅仅颁给十九次,因此对当时人来说格外珍贵。「寿官」是经由地方推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