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古剧啊,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8:14:57

中国戏剧界称颂的"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古剧,其中的"东柳"就是山东的柳子戏。
吕剧是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在山东流行极为普遍。吕剧是在民间说唱"山东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东琴书产生于鲁西南民间,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以扬琴伴奏,艺人说唱民间小曲。山东琴书流行到黄河下游广饶、博兴一带,极为民间所喜爱,扬琴艺人层出不穷。其形式为坐唱,艺人渐渐感到不足以尽情尽意。1900年前后广饶县著名艺人时殿元、谭秉伦、崔兴乐等第一次将山东琴书改作化装表演、上演节目为《王小赶脚》。他们用竹竿、、布扎成驴形,崔兴乐扮二姑娘、身绑道具驴,做乘驴状,时殿元扮作挥鞭赶驴的王小。在坠琴、扬琴、三弦、笛子、板鼓等乐器伴奏下,二人且歌且舞,表演活泼生动,使多年坐唱的琴书顿时活了起来。"听见旺相(艺人薛金田的绰号)唱,饼子贴在门框了",足见当地群众痴迷到何种程度。此后,琴书艺人争相效仿,流行地域迅速扩大到惠民、潍坊、烟台地区的三十多个县份。吕剧在建国后定名,经过改革创新,发展迅猛遍布全省,影响所及北至黑龙江、南至江苏、西至新疆,均建有吕剧艺术表演团体,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年轻剧种。
吕剧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流丽,娓娓动听,而且,在民间有着深刻的群众基础。吕剧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反映下层人民普通的日常生活,内容表现家庭伦理、风土人情、恋爱婚姻、儿女情长,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大部分戏故事性强,情节细致生动,群众语汇丰富,表演朴实自然,没有严格的程式规范,比较生活化。由于吕剧运用齐鲁乡音表现民间生活、民俗民情,充满人民的感情和生活气息,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的一些优秀剧目,如《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两垄地》、《逼婚记》、《小借年》等,相继被搬上银幕,流传塞北江南,远播港澳地区,饮誉华夏。
建国前演出化装扬琴的班社主要有时殿元等人的共和班、博兴杨长兴的顺和班、黄文徵的黄家班、张传海的庆和班等。建国后政府文艺部门倡导和扶持地方戏曲,吕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立了山东省吕剧团、济南市吕剧团、惠民地区吕剧团。研究、创新吕剧艺术,上演的许多传统吕剧都被拍成电影,从而扩大了影响,推动了吕剧的繁荣,仅山东就有29个专业吕剧团,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