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物理题,一个化学题,一道地理题。多谢解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5:43:15
1.高压向低压的力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这个力的内在成因?
比如:我知道,风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各部大气密度不均,由高密度(高压)到低密度(低压)的空气运动。那么,为什么它会运动?是不是有什么更加基础、更加普遍的规律在背后?

2.为什么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同样,是不是有什么更加基础、更加普遍的规律在它背后?

3.磁铁的成因,即为何具有磁性,另外,为什么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地球是一个大磁体,那么,由于反复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可以使闭合电路中产生交流电,为什么不可以拿一根大铁棒,使棒做切割地球北到南的磁感线的运动来发电呢?

5.原子核半径和核外电子排布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性等),那么,为什么原子核半径和它吸引电子能力有关?

6.在第一个问题的现象上,假如我可以建一个空心的极高之塔,塔的上端,下端均有开口。我的理解是,因为地表气压大于高空气压,是不是塔体内就会产生由下到上的,一个源源不断的风?

7.详解地偏力成因。

我是高一学生,希望最好有比较浅显,我能够明白的解释。

我来尝试回答一下你的这些看似搞笑的问题,希望给分鼓励哦
1.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显然你对高压和低压的概念没搞清楚。高压就是当地的气体压强高。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压力。你可以在高压曲到低压区之间建立一个管道。那么对于管道中的气体,高压区的压力指向低压区,低压区的压力指向高压区,显然前者要大,所以合力让气体往低压区跑~~
2.第二个问题更有意思。从微观的角度看,正负电荷就是质子和电子。
为什么同种电荷排斥?可以当作一个哲学命题~~
我们假设情况反过来。同种电荷吸引,异种电荷排斥,那么最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肯定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同种电荷会跑到一起去,所有的质子跑到一起,电子跑到一起,而电子和质子离得远远的~~哈哈。这个世界不存在了~~~
3.和第2个问题一样。这是广义相对论的内容?
4.你没有看到问题本质。发电现象只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和形式,并不是能量产生的源泉。发电更重要的是这个挥舞铁棒的机械能上哪儿找,比如水力、火力、风力,而不是磁场上哪儿找。
5.这点你又想当然了。首先原子核半径对电子吸引无影响。应该是原子的半径了吧。
运用吸引这个动词,还是宏观经典力学比较含糊的描述微观问题。实际上微观问题要复杂的多。比较准确地描述化学性质的是量子力学里面的能级的观点
6.在第一个问题中,我们风的流向是水平方向的的,也就是说,是没有重力作用的。
诚然,垂直方向,地处压力比高出的要大,但是重力的作用平衡了这种差异。另外一个角度说,从前因后果上说,是因为有重力的存在导致了这种压力差~~呵呵
7.地转偏向力到了大学物理特别是理论力学中会有一个更为准确地名词,叫做科里奥利力。这就牵扯到参照系的问题。它的成因是因为我们的地球不是静止和匀速运动状态的(它是自转的)

举个例子,我们在加速的火车中,是不是总感觉向后倒。如果以火车为参考系,我们就受到一种“非惯性力”的作用。这是因为我们的火车不是在做匀速运动。
同样,地球在自传的时候是圆周运动,更是一种复杂的非匀速运动,所以存在非惯性力。

6.在第一个问题的现象上,假如我可以建一个空心的极高之塔,塔的上端,下端均有开口。我的理解是,因为地表气压大于高空气压,是不是塔体内就会产生由下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