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关于浮力的物理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7:51:12
重3.92N的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在底面积为12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水容器中,物体并未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0.98N.若把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把它重新放回去,漂在水面上水面比原位置下降1cm, 求此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请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不要只写出结果,谢谢。

应该是这样的:
这里取g=10N/Kg
G物切=G切排=120cm²×1cm×ρ液×g=120cm³×1×10³kg/m³×10N/KG=1.2N
也就是说切掉之后物体少受1.2N的浮力
切掉之后物体是漂浮,F浮'=G物'=G物-G物切=3.92N-1.2N=2.72N
答案应该是2.72N
答了这么多。。。那几个符号就打得累死了。。多给点分

原受到的浮力F浮=G-F=3.92N-0.98N=2.94N,减少的水的体积V少=Sh=120平方厘米X1厘米=120立方厘米=0.00012立方米,减少的浮力F少=P水V少g=1000kg*0.00012立方米*9.8N/kg=1.176N,后来受到的浮力F浮后=F浮-F少=2.94N-1.176N=1.764N.
啊基米原理: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所以原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减少的水重就是减少的浮力,则切去后受到的浮力等于原浮力减去少了的水的重力.也是现在排开水的重力.

这里取g=10N/Kg
G物切=G切排=120cm²×1cm×ρ液×g=120cm³×1×10³kg/m³×10N/KG=1.2N
也就是说切掉之后物体少受1.2N的浮力
切掉之后物体是漂浮,F浮'=G物'=G物-G物切=3.92N-1.2N=2.72N
答案应该是2.7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