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受宠是好现象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44:55

从整个市场上看,可以分为:
第一,洋节比土节更为热闹,比如情人节等等,反正是要花钱比较多的,相对于中国的节日来说吧。
追崇的原因是:比较时尚,比较前卫,也较吸引人,有时候也能摆摆阔气,满足一下虚荣心。
这种思想是不提倡的,因为中国的节日还是得传统继承下来的好,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洋节而忘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第二,洋节中有圣诞节之类的,这是宗教信仰,对于圣诞节由来已久,促进信仰也是可以的。因为信仰自由嘛,中国的佛教也曾流到国外,这是文化间的相互促进。不能说是好坏。
第三,我们在引进外来的文化或节日之前,对中国的节日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教育孩子们传统节日,要教育孩子们中国传统的优良,创建和谐社会。
第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好的,去掉不好的。这才是正路。
第五,平淡对待洋节和土节,以中庸之道淡然处之。看成是一种文化交流也不错。

原创的,打字累了,加100分给我,嘿嘿~~~~~~~~```

编稿人语倒退三四十年,哪个若是吃饱撑的兴出什么“过洋节”来,单位里的保卫干部一定会找你谈话的,轻者会克你一顿说你是“崇洋媚外”,重者会胡攀乱诬把你冤枉成“里通外国”,更邪乎的,说不定还会一口咬定你们家亭子间上的阁楼里暗藏着一台发报机……现在不会了,没有听说,哪个单位会把职工过“情人节”这样的事情纳入思政工作的范畴;也没有听说,哪所高校会把学生过“圣诞节”这样的事情列入“思政进公寓”的疏导对象。现在的时代多好啊!
这就要申明,我们讨论目下国人的“过洋节现象”,压根没有对一些同学“过洋节”的本身率性臧否甚至啧有烦言的意思。关于过洋节的作派,你由衷热爱也好,你冷眼相看也好,你运用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鲁迅的“拿来主义”批判吸收也好,不就是些找个由头喝点酒、唱唱歌、扎堆侃大山的稀松平常的事儿吗?

但话又说回来,毕竟是21世纪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国人要不要过洋节,怎么样过洋节,终究还是可以大致说出个“丁是丁,卯是卯”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