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对南京这个城市做出了什么贡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5:58:00
各个方面的都可以 要具体一点

国父中山先生使南京成为海内外华人心中的圣地。

在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时,国民政府将中山先生灵榇经过的码头、道路、桥梁和城门都以“中山”命名作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尊敬孙中山先生,依然保留了这些建筑的名称,并不断加以保护、维修和扩建。今天,以“中山”命名的中山码头、中山桥、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逸仙桥和中山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向人们展示出新的英姿。

中山码头原名叫飞江码头,当年规模很小,现已显得气概不凡,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自从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南北交通由水运改为主要是陆运,但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中山码头,仍然担负着繁重的客运和货运任务。同中山码头相邻的南京港,已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实现并超过了当年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建设南京的理想。

在长达10多公里的中山北路、中山路和中山东路大道上,慢快车道都是沥青路面,十分平坦,车辆来往,尘土不扬。路道旁遍植了法国梧桐等行道树,像护路卫士排列成行,整齐美观。入夏时,高大的枝叶互相交织,构成一条绿色长廊,使人凉爽舒适。当年,中山大道两侧的一些高坡、荒地、菜畦和池塘等,均为新的建筑所代替。建国前,南京最高一幢楼房只有7层,而现在8层以上的楼房比比皆是,已有1608幢,加上在建的共达2200幢,其中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为124幢,最高的新世纪广场是53层,高达232.2米。相比之下,原来富丽堂皇的国民政府时的行政院、外交部、交通部、铁道部等宫殿式屋宇,虽然都保持完好,但已显得很矮小了。

在中山码头至新街口这段大道上的5个广场都作了新建或扩建。鼓楼广场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有5条马路通衢在此交汇。新建了热河路广场,还扩建了盐仓桥广场。

在由新街口至中山陵的中山东路上,有逸仙桥和中山门。逸仙桥是用中山先生的别号命名的,原来是一座简易的木桥,现扩建改用水泥浇灌,桥面放宽了一倍,清新素雅,十分悦目。中山门原来叫朝阳门。这座用巨大城砖砌造的巍巍城门,气势雄壮。南京城门主要是明朝建筑的,“内有13,外有18”,中山门属于内城。

中国共产党曾经正式作出决议,严禁街道和其它建筑以人名命名,但对孙中山先生却是唯一例外的。50多年来,一直是如此,这种尊敬孙中山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