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大学的学生结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27:08
随着扩招与腐败的加剧,北京大学与所有大学一样也不免被同化成没有骨气和不自主的伪"大学".
这里不想多说,当然也不想多客气.大概学生的构成有以下几种.
1:被以理科为主导的畸形教育屏蔽上来的所谓正常考生.
2:自主招生选拔上来的.
3:因为对国家有所贡献而被奖励到北大的.如:王军霞
4:靠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而爬到北大的.如:金铭
5:计划时代的产物--也许是给某些干部子女的特权式的名额.这种权且叫做"贪官崽子"吧.
实际上2,3,4,5也可以算一种,即不是很光彩和让人信服地批上了北大的外衣(其实第1种本人我也不信服因为以理科为主导的教育屏蔽上来的都是对理科有资质的,言外之意,有其他天赋的人都没有这个机会,如朗朗,丁俊辉等等).
请具备爱国情操和高尚人格的同志们,有1说1,有2说2,畅所欲言.把知道的细节和猫腻和全国的仁人志士一同分享吧.毕竟北大是中国人的北大.
2,3,4,5的真实比例能占到多少?
对于1,再解释一下:因为存在文凭制度,所以所有人上大学的最核心企图应该是得到文凭.文凭是社会地位和未来生存空间的体现.而选拔人才的方式,法国是哲学,英国是戏剧,美国是全部(只要能证明自己是特殊的即可).照样可以把所谓的理科精英屏蔽上来,而中国以理科为主导的教育目的是从苏联学的,当时的国家政策是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所以把大量有限且宝贵的教育资源供给与有理科天赋的人.即使我们一直这样做,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货真价实的诺奖获得者.(达赖不算)于是教育的模式是,理科好=学习好=一切都好 因为衡量人的参数着实有限,实际是理科一科,正如明清后的科举只有进士科一科一样.我并没说应该以文科主导,实际即使都学了,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是有限的.另外说一句:美国的1流精英不会去学什么理科.而是去商科,法科,医科.只有3流的才去学什么理科,这里不想过分贬低理科,不过理科的既得利益者不该反思一下吗?也许以别的科目主导的教育也会把现存的北大学子屏蔽到北大.即也许你哪种考试都能考高分.但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以理科主导后的结果是:人们缺乏人文情节(如爱心,宽容度,爱国情怀等),人格低劣,精神下贱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1,想说一下:因为存在文凭制度,所以所有人上大学的最核心企图应该是得到文凭.文凭是社会地位和未来生存空间的体现.而选拔人才的方式和依据,法国是哲学(并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包括了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英国是戏剧(实际也不是戏剧本身,也包括了诗歌,音乐,服装,表演,团队协作精神等等),美国是全部(只要能证明自己是特殊的即可).照样可以把所谓的理科精英屏蔽上来,而中国以理科为主导的教育目的是从苏联学的,当时的国家政策是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所以把大量有限且宝贵的教育资源供给与有理科天赋的人.即使我们一直这样做,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货真价实的诺奖获得者.(达赖不算)于是教育的模式是,理科好=学习好=一切都好 因为衡量人的参数(就是衡量谁对理科敏感和有资质)着实有限,实际是理科一科,正如明清后的科举只有进士科一科一样.我并没说应该以文科主导,实际即使都学了,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是有限的.但现实是中国以理科主导教育.并且理科拉分比较多,即使是所谓的文科,很多人也靠数学占了便宜.
另外说一句:美国的1流精英不会去学什么理科.而是去商科,法科,医科.只有3流的才去学什么理科,这里不想过分贬低理科,不过理科的既得利益者不该反思一下吗?也许以别的科目主导的教育也会把现存的北大学子屏蔽到北大.即也许你哪种考试都能考高分.但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以理科主导后的结果是:人们缺乏人文情节(如爱心,宽容度,爱国情怀等),人格低劣,精神下贱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发达国家屏蔽精英和普通人的科目为什么以偏"文"的科目主导的原因.
对于2,北大是内部信息集结者的北大
对于3,北大是个装饰品.有它,锦上添花,没它,无伤大雅.
对于4,只能理解为"劣等人占有了优等的生存空间"如果不是,超男超女的都可以去北大.
对于5,北大和妓女差不多,都是卖,不过北大卖的是国家利益,而妓女只牺牲自己.
多说一句:高考是进入大学的学习资格考试,而大学后的学习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以上在说屏蔽人学习资格的问题,不是说进入大学后的问题.
另外:北大女生与男生的比例是6:4附近.言外之意,女生的"学习好"的比较多.但社会个行业的顶尖精英好象多属于男同志吧,这实际也在说明高考的精英过滤功能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