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九疑山的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2:32:45

九疑山 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南约三十公里处。也称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因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故名。相传古时舜南巡狩崩于山间,即葬于山前,汉代即于舜源峰上建庙祀奉;现存舜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 1371 ),清代重修,正殿已圮,庙后亭内竖立“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一通。山间大小溶洞遍布,洞内钟乳石形成的各种物状,绮丽瑰奇,美不胜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舜源峰下的紫霞洞。该洞分内外两洞,外洞宽广明亮,可容千人;内洞幽深较小,景物迷人。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所载,为道教“第二十三洞天”,名曰“朝真太虚洞天”,传说昔有道士居于洞内修炼。
九疑山九峰耸立,山势雄浑,龙蟠虎踞,控三湘,临北粤,连峰接岫,竞秀争高。九疑山名人诗赋题刻多不胜举。舜陵、舜庙、玉琯岩等古迹是游览重点,游人至此,不免发思古之幽情。
舜源峰下有舜陵,历代相传舜陵在九疑山,君王祭祀之,文人墨客长歌短赋赞颂之,于是九疑山盛名远扬。今舜庙一侧的山麓岩壁中嵌有“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附近还有许多块不同时代祭祀舜陵的石碑。这些碑石因风雨侵蚀,文字多已漫衍,无法辨认,足见其年代之久远。
舜庙前方有娥皇、女英两峰相峙,其山四壁如削,林木青翠,俨如一对轻歌曼舞的少女,罗衣彩带随风飘曳。斑竹岩在娥皇、女英二峰南侧,相传舜死在苍梧,娥皇、女英二妃闻讯,昼夜兼程赶来九疑,哀哭不止,洒泪于竹,遂使满山竹留下点点斑纹。
斑竹又名泪竹、湘竹、湘妃竹,是我国一种稀有的竹子。它的外皮,有逼真的泪痕和指纹痕,呈棕黑色和紫晕色。斑竹产于九疑山和舜皇山,尤以九疑山为盛。据生物学家考察,九疑山原来有一片斑竹林带,分布在宁远、蓝山、江华、道县等四县毗邻的山区,东西长达三、四百公里,南北宽约百里,现在只剩下六百多亩的面积了。这六百多亩面积的斑竹林,又大多分布在九疑山的三分石下。
这里的杜鹃花也不一般,颜色有红、黄、白三种。九疑山有珠丘,相传舜死苍梧,常有鸟从海滨衔来珠砂,日积月累,年年增益,遂成小阜,人称珠丘。珠细如尘,又有珠尘之名。
九疑山还有天灯之说,相传舜死以后,陵前古老的十五株杉树,每株高约百来米,每当月夜,树梢晶晶闪亮,人不知故,取名天灯。
九疑山九峰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