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之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36:38
将军之腹,满贮马绊筋耳
的翻译

易宗夔《新世说》卷七《排调篇》云:

左季高体胖腹大,尝于饭后茶馀自捧其腹曰:“将军不负腹,腹亦不负将军!”一日,顾左右曰:“汝等知我腹中所贮何物乎?”或曰:“满腹文章”,或曰:“满腹经纶”,或曰:“腹中有十万甲兵”,或曰:“腹中包罗万象”。左皆曰:“否!否!”忽有小校出而大声曰:“将军之腹,满贮马绊筋耳!”左乃拍案大赞曰:“是!是!”因拔擢之。盖湘人呼牛所食之草为“马绊筋”。左素以牛能任重致远,尝以己为牵牛星降世。曾于后园凿池,左右列石人各一,肖牛女状,并立石牛于旁,隐寓自负之意。及闻小校言,适夙志符合,故大赏之也。

南朝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是一部名著,古代读书人读到一定层次,一定会要读这部书,这部书真可算得中国古代的一部必读书和畅销书。于是有很多人受其感染,纷纷效仿,续作叠出,构成了中国古籍史上特殊的“世说体”系列。不过,不知是《世说新语》记载的那种“魏晋风度”一去不再,还是后人的见识和文笔赶不上二位刘氏,总之后作没有一部能够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比肩。后作的“世说”便常被人讥诃为“假世说”。易宗夔的这部《新世说》,也属于“假世说”之一。仅上面所引的一段,就足见一斑。稍一考察,易氏所记左季高(宗棠)的事,原来只是一段流传已久的轶事的改版。宋费衮《梁溪漫志》卷四《侍儿对东坡条》:

东坡一日退朝,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对照一下,就发现易宗夔不过是在照抄这段苏东坡的逸事,只是把苏东坡换成了左季高,把侍女朝云换成小校(侍官)而已。苏东坡的那段故事很著名,易氏这样拙劣地摹仿,不待明眼人即可看出。用一句《世说新语》中的人物王衍的话来形容易氏,可谓“眼光未出牛背上”(语出《晋书·王衍传》)。其为“假世说”,正不待言矣。
当然,易氏讲的故事,还算有一点可靠,那就是左宗棠是一个大肚皮。现在我们常见到一些大腹便便的男同胞,俗名为“将军肚”,也许就是从左宗棠开始的。当然,更早的“将军肚”也还有例可查。最典型的是唐朝的安禄山。这位北方胡人出身的将军身材魁梧,其肚子也大得令人啧舌。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说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