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违例规则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2:52:45
可能有点难度

1、跳球违例
2、掷球入界违例
3、球出界违例
4、两次运球违例
5、携带球违例——俗称翻腕
6、带球走违例——俗称走步
7、3秒钟违例
8、5秒钟违例
9、8秒钟违例
10、24秒钟违例
11、球回后场违例
12、干涉得分违例
13、干扰球违例
14、罚球违例
15、(故意)脚踢球违例
16、拳击球违例
17、活球从球篮下穿过球篮 违例
18、故意将球投入本队球篮 违例
19、队员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触及传球或篮板球 违例
20,一手抓筐,一手扣篮
21,肘击
22,进攻队员没进3秒区时,防守队员进三秒区3秒 违例

答:打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打手仅仅指当进攻方持球队员受到防守球员对于肘部以下部位的接触碰撞,而广义的打手进一步可以引申为进攻方持球队员的腰部以上任何部位受到防守球员的接触或者碰撞,接触的部位扩展到头部,肩部,肘部以上臂部。(腰部以下部位的非正常接触或者非正常碰撞都可以笼统定义为防守阻挡或者进攻冲撞)

根据篮球比赛规则记载如下:

侵人犯规

在球成活球后,与对方队员发生非法的身体接触,是侵人犯规。

队员不准拉、推、撞对方队员;也不准靠伸展臂、腿、膝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碍对方队员行进。违反规定,将判为侵人犯规并按相关的罚则处理。

这些书面的记载其实是非常系统化的,也是非常笼统的,若是严格按照这样的尺度来吹罚的话,基本上70%以上的防守都是属于犯规,尤其是内线的接触性防守。这涉及到关于正常姿势和非正常姿势的定义问题,这一点国际篮联,NBA,CBA,NCAA的判罚尺度都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裁判的判罚尺度每一个裁判也多少有所差异,吹罚的时刻也大多依赖自觉而不是肉眼观看,基本的原则是是否该次的接触直接影响到进攻方的进攻或者带有恶意,且最大判断感觉是该次防守是否遵循了NBA的防守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