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鹅散记》的教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1:39:46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生 22 :我们小组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观察,得出的结论是 “ 鹅不笨 ” ,为什么开头要用 “ 鹅似乎不笨 ” , “ 似乎 ” 一词又该如何理解呢?
师:哪个小组能帮忙解答?
生 23 :我觉得原因在于,那只是作者的看法,是作者的观察,也许其他人没有这种看法,所以就用了 “ 似乎 ” 一词。
生 24 :我认为那是作者的婉转说法,因为他要改变松江人约定俗成的看法,所以用了 “ 似乎 ” 一词。
师:这位同学说得比较好,看问题比较深刻!
生 25 :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在结尾处交代鹅的一些灵巧表现只是一种本能行为,这样会不会削弱关于鹅的灵巧性的描述?
生 26 :老师,我来帮忙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会有所削弱,因为既然是一种本能,就不能说明它很灵巧。就像我们一生下来就会吸吮母乳一样,那你就不能说这种人类的本能行为很灵巧。对吧?
生 27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这样说,正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鹅虽然表现出灵巧的一面,但它毕竟是一种动物生存的本能反应,不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所以这是必要的交代。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你们认为到底是体现了科学小品什么样的特点?
生 28 :我认为是科学性的特点,更恰当一些。
【评点】对科学小品的解读务求深入探究与确切发现,教师在此合理引导了多角度的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兼顾了学生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体现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实实在在训练了学生判断、分析、综合等理性思维。
师:这位同学真是画龙点睛啊!看来同学们不但学习上勤于思考,还有着务实的精神,正如我们的作者一样,不人云亦云,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老师为了奖励大家这种学习的精神,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只小白鹅,大家想不想要?
生:(齐声)想!
师:好!现在派个代表上来取!谁愿意上来?
生 29 :我来!
生 30 :老师,我来!
师:好!那个手举得最高的同学,你来!现在这只鹅在我的电脑里,你根据画面上的提示,如果操作正确,你就能得到一只漂亮的小白鹅,否则它就不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