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难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8:21:48
如下:
5.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3.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 )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 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4.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

A. 裸地 B. 草坪 C. 灌木丛 D.任意一组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5.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开采
9.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答〔 〕
19、人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分解者

15、到目前所知生物圈的领域,包括海平面上下各约几千米?( )

A、10

1B,植物生长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光和温度。
2A。根系发达利于根毛吸水,植被矮小可以减少营养的消耗和水分的蒸发。
3A.裸地上没有植被,是最佳的对照组,虽然不同的植被可以互相参照,但是有一个换算的问题,不够精确。
4.B.消费者不是必需成分,只是让生态系统更丰富。
5b.赤潮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等排入水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磷,氮等元素含量增多,水体氧含量下降,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而藻类大量增生,形成赤潮,
6.A.因为这些废弃物主要是属于需要分解者,而南极的气候不利于占了分解者的大部分的细菌等微生物的生存。
7.B.从食物链角度讲,人是杂食性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生存。
8.a
9.d。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植物会和动物一样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光和温度(前者为光周期的影响、后者为温度影响)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优点是吸水能力强,蒸腾面积小)
A. 裸地(空白对照组)
B.消费者(理论上,生产者和分解者是沟通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两大桥梁)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N、P过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大量死亡)
A.分解者很少(联系当地气候特点、分解者的作用和分布两方面原因)
B、消费者(人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A、10(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处,其中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
D、植物呼吸与人争夺氧气 (夜晚植物已经不进行光合作用,人和植物都要呼吸耗氧)

第六题:9.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答〔 〕
答案不是B或者C,因为解决垃圾需要分解者或者是处理垃圾的设施,与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关系,因此上面前两个人回答的第六题答案都是错误的
第四题: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