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唐朝以后还有“王、候”这样的世袭官名吗?如果有,权力大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6:32:16

首先纠正一下,王和侯不是官名,而是爵位,中国古代共分有五等爵位,由大到小为:公,侯,伯,子,男.
在位皇帝一般都会把自己的儿子封位各种王,即使王也根据封地的不同有大小之分,比如一字王,例如秦王,蜀王等一字王就比较大,之后还有二字王,例如汝阳王,襄阳王等,之后还且三字的就更小了.这些王有自己的财政收入和官职,但除了少数人外是不许有军队的,只准有少里的卫队.
侯一般都是皇帝较远的亲属或非嫡子的后代,再大部分都是功臣及其后代,而且还得是功劳非常大的功臣.这些侯相对王来说权力要小很多了.基本上就是给个高收入在家养老那种的.

王和侯不是官名而是世袭的爵位,历来的封建王朝都有.

当然有了,
封建王朝一直都存在王 侯这样的爵位,
王 侯表现的是地位。而这样的称谓一般人是得不到的。
除非给国家立过大功,或是封建主的子嗣才有权获封。
一般多见于开国战争时期。
只是各个朝代王侯的权力大小不同。

只要是封建时代,这些是免不了的。

王、侯不是官名,而是爵位。中国各个朝代都有的。
中国古代爵位基本上分为:王、公、侯、伯、子、男。期间有的分的更加细致,比如说一等xx公,二等xx公之类的。
而且爵位还分为世袭和不世袭的,有封地和没封地的。
各个朝代的爵位权力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基本上都是地位崇高,待遇优厚。爵位低的人,不管官位多高,只要对方爵位比你高,尽管对方没有一点官职,两人相遇,爵位低的人都要向爵位高的人行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