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和田十二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0:06:46

  和田十二法是我国学者许立言、张福奎在奥斯本稽核问题表基础上,借用其基本原理,加以创造而提出的一种思维技法。它既是对奥斯本稽核问题表法的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比如,其中的“联一联”,“定一定”等等,就是一种新发展。同时,这些技法更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和田十二法”案例应用:

  “和田十二法”由于简洁、实用,深受中小学生及工人的欢迎,我国普及这种方法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以实例进行说明。

  加一加:南京的小学生丛小郁发现,上图画课时,既要带调色盘,又要带装水用的瓶子很不方便。她想要是将调色盘和水杯“加一加”,变成一样东西就好了。于是,她提出了将可伸缩的旅行水杯和调色盘组合在一起的设想,并将调色盘的中间与水杯底部刻上螺纹,这样,可涮笔的调色盘便产生了。

  减一减:台湾少年于实明见爸爸装门扣时要拧六颗螺丝钉,觉得很麻顷。他想减少螺丝钉数目,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将锁扣的两边条弯戊卷角朝下,只要在中间拧上一颗螺钉便可固定。这样的门扣只要两颗螺钉便可固定了。

  扩一扩:在烈日下,母亲抱着孩子还要打伞,实在不方便,能不能特制一种母亲专用的长舌太阳帽,这种长舌太阳帽的长舌扩大到足够为母子二人遮阳使用呢?现在已经有人发明了这种长舌太阳帽,很受母亲们的欢迎。

  缩一缩: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的王学青同学发现地球仪携带不方便,便想到,如果地球仪不用时能把它压缩、变小,携带就方便了。他想若应用制做塑料球的办法制做地球仪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塑料薄膜制的地球仪,用的时候把气吹足,放在支架上,可以转动;不用的时候把气放掉,一下子就缩得很小携带很方便了。

  变一变: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学的王岩同学看到圃口的漏斗灌水时常常弊住气泡,使得水流不畅。若将漏斗下端口由圆变方,那么往瓶里灌水时就能流得很畅快,也用不着总要提起漏斗了。

  改一改:一般的水壶在倒水时,由于壶身倾斜,壶盖易掉,而使蒸气溢出烫伤手,成都市的中学生田波想了个办法克服水壶的这个缺点。他将一块铝片铆在水壶柄后端,但又不太紧,使铝片另一端可前后摆动。灌水时,壶身前倾,壶柄后端的铝片也随着向前摆,而顶住了壶盖,使它不能掀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