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联合国成立之初的利益追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18:05:38
就是在二战后,苏联加入联合国希望获得什么?得到什么利益?当时对外政策是什么?就列出几点就好~
结合联合国谈谈

在二战结束之际,苏联外交仍然遵循由列宁奠定基础并由斯大林完善的思想原则。它们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如: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更替是注定的,社会主义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观察国际问题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据此苏联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支持世界革命运动的义务;认定俄国革命者最了解任何建立人类幸福生活的模式,并要向广大民众灌输这样的信念,即俄罗斯具有特殊的历史和革命使命;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世界上就不可避免要发生战争,人类消灭战争的唯一途径,就是彻底埋葬帝国主义。这些思想原则可以大致概括为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斯大林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理念,是关于战争性质的观点。斯大林从他理解的马列主义出发,认为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共产党人虽然力求消灭战争,但并不是反对所有战争。斯大林说:苏联反对反革命的帝国主义战争,但支持寻求解放的、反帝的革命战争。由此引申出来的理论认为,一场战争如果是为了进步、为了促进世界革命进程、为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为了捍卫革命成果或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它就是正义性的。这样的观点主导了苏联对冷战时期国际冲突和对抗的认知。

忽视外部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政策指导思想的又一重要特点。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以前,苏联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即自己处境艰险、战争不可避免等等,忽视或几乎不顾及二战以后世界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例如东欧、中国和北朝鲜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已经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安全环境;再如苏联拥有核武器,使美国为首的西方轻易不敢发动世界战争;另外还有欧洲资本主义大国的实力遭到严重削弱、世界科技革命使科技竞争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等等。

当然,在苏联内部也曾经存在过不同的意见。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学者基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的重要变化,起草了一系列秘密报告,向苏联决策层建议,将力量集中在国内建设和巩固实力上,慎于在东欧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避免同西方的对抗,因为苏联很可能承受不住这样的对抗。遗憾的是,这样的不同意见不仅没有被听取,反而给该研究所招来了被关闭的厄运。

1949年11月6日,苏共中央书记马林科夫(G..M.Malenkov)在十月革命胜利32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尽管帝国主义包围着苏联,但是社会主义和民主事业在全世界的胜利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