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8:24:50
御林军、禁卫军有什么区别?请(按顺序)列举统领两军的官职,并加以简介

羽林军 御林军当然是御林军大统领吧
羽林军,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

禁 军 禁军的统领应该是枢密使吧。
原指皇帝的亲兵,即侍卫宫中及扈从的军队。历代有直称禁军、禁兵的,也有另立名目的。又有此名义而扩大其任务范围的。唐代禁军初有元从禁军,以后陆续出现飞骑、百骑、千骑、万骑等名目,演变为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左右神威等十军。其中如神策军即戍守各地,任务不限于宿卫。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分隶三衙。除防守京师外,并分番调戍各地,使将不得专其兵。每发一兵,均须构密院颁发兵符。编制单位有军、指挥、都。士兵出自雇佣,且沿五代朱梁定制,文面刺字,社会地位低于一般人民。北宋中叶,禁兵增至八十余万人。王安石变法时裁减兵额,置将分领,加强,战斗力有所提高。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军队缺额极多,京师三衙所统余万人,实际仅存三万人。北宋亡,禁兵主力溃散。南宋时,各屯驻大军取代禁兵,成为正规军,而各地尚存的禁兵,则成为专供杂役、不从事战斗的部队。

御林军是明朝建制,负责皇城内政府机构和皇家御园的守卫,朱元璋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锦衣卫,设南北镇抚十四司,其编制将军、力士、校尉,专门为皇帝护驾,兼有巡查缉捕任务。
另注:与起源于西汉的羽林军有区别,羽林,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
禁卫军俗称禁军,原指皇帝的亲兵,即侍卫宫中及扈从的军队。是皇帝的直属卫队或宫殿卫兵的俗称。如中国的御林军和锦衣卫均可成为是禁卫军。在商代、周朝、春秋战国时、秦朝、唐朝等等朝代都有禁卫军这种军事机构。

古代皇城的御林军简单的说说是就是保卫都城的卫戍部队。 主要参加宫廷警卫,宫廷战事,皇城战事等政治、军事活动。大明王朝,洪武年间,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后造守卫金牌,牌上有篆文"守卫"、"随驾"字样,存尚宝司,军士值班领取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