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好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6:59:57
好吗

独孤求败这个人物,恐怕是金庸笔下最出名的未出场人物了,《神雕侠侣》《笑傲江湖》《鹿鼎记》等都提到此人。这个人物的出名 之处,一来在于他那极富个性的名字(据某估计,多半是他成名后自己改的);二来是他那传说中无敌于天下以致于求一败而不可得的剑术,因此而造就出来 的两位隔世传人男主角----杨过和令狐冲。不过,也许是因为他的两个隔世传人过于“脓包”的缘故罢,至少在所有男主角中,他们的武功算不得最出类拔萃的,因此有人认为独孤求败的武功也不过如此。
  由此,某决定对独孤求败的剑学之道做一番考证,以博诸位一桀,或者换一种说法:供批判用。
  既然是考证,就难免要引经据典。而关于独孤求败最为详尽且被认为是可靠的“文献记载”的就莫过于他自己在“剑冢”上的题字了。
  根据该“文献记载”,我们知道独孤求败一生用过五种不同的剑,分别为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乃至无剑。这五种不同的剑,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同境界,在此不妨分别名之以:利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和无剑级。
  首先来考察一下“利剑级”。
  “独孤九剑”显然是属于这个级别的武功,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用玄铁重剑是根本无法施展“独孤九剑”的。而在独孤求败的剑冢题词中,对无名利剑又有如下评语:“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弱冠前”即二十岁以前。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能自创出“独孤九剑”这样的剑术,即便将这一创作的时间推迟到“软剑级”阶段,即三十岁以前,仍有其不合理性。据某认为,剑术的创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点类似于围棋的定式,是经过无数前辈高手推敲琢磨后才逐渐完善的一种体系结构。而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该知道,“独孤九剑”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完善的武学体系结构,其中包括了总诀、破剑式、破刀式、破掌式等等极具完备性的武学理论。作为个人,要创造这样一个完整的武学体系,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不管怎么说,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都是几乎不可能拥有这么高的经验和见识积累的。武学奇才如张三丰也须到百岁之后才能自创太极剑和太极拳(这是一个以柔克刚的武学体系,相当完备,而且发前人所未想,不愧为一代大宗师),相比之下杨过三十多岁时自创的“黯然销魂掌”则不过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毫无体系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