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54:19

而孔子,他的思想中心是"仁",对自己对他人的心中有仁;以及"恕"对自己对他人给以宽恕.最重要的是,孔子的思想是为帝王的统治服务.1936年的中国,孔子的思想已经根本不适用了,"国将不国",还谈什么统治.所以,孔子之后,一无孔子.

孔子之前 无数孔子 孔子之后 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 一无鲁迅 鲁迅之后 无数鲁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郭沫若写给鲁迅先生的挽联.

从背景上来理解,鲁迅先生逝于1936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前期(抗日战争从1937年开始).在这个背景下,民不聊生,国家苦难,需要鲁迅先生这样的人站起来,指引人们步向光明.

而孔子,他的思想中心是"仁",对自己对他人的心中有仁;以及"恕"对自己对他人给以宽恕.最重要的是,孔子的思想是为帝王的统治服务.1936年的中国,孔子的思想已经根本不适用了,"国将不国",还谈什么统治.所以,孔子之后,一无孔子.
而鲁迅的思想,如黑暗中的灯塔,给无数痛苦的人民带了些微的光芒.甚至有很多人在追随着鲁迅先生的思想,所以虽然先生今日离我们远去,但还有更多继承了先生精神的人,勇敢地站起来.

这副对联,即表达出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又表达出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是对比.将圣人孔子与鲁迅先生对比,是说鲁迅先生的思想成就一点也不亚于孔子.
二是称托.借孔子的超高名气来称托出鲁迅先生的伟大.
三是借指,借用鲁迅先生的名字来暗指新的希望的存在和茁壮.

应该是说 在孔子之前 有许多自认为学识渊博的人 然而有了孔子 任何人都以孔子为榜样和模范 不敢轻易说大话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孔子提出儒家思想。
之前的社会思想活跃的人很多,但孔子之后,先有秦焚书坑儒,震慑了后世的人去思考,后有汉代独尊儒术,至此,儒学一家独大,再无新学说能发展起来

鲁迅之前没有像鲁迅一样的人,而鲁迅之后他的思想影响的一代人与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