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题 急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10:09
如果说草原文明在某些方面落后与大河文明主要是指:
1.名族体质的差异
2.语言风俗的差异
3.食物的差异
4.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差异

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
1.服饰代表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2.小农经济饿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3.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4.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1和4有什么区别?)

“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视为天赋人权,并以法律形式写入《人权宣言》,其根本原因是
1.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2.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3.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4.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商品经济是什么意思) 1和2怎么好像都对的?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
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3.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4.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这种文言文的题目 最搞了 历史高人有什么高招好教教我

它使那些生怕美国出口不景气的人为之陶醉。它指
1.实施马歇尔计划
2.发动朝鲜战争
3.单独占领的日本
4.推行冷战政策
这种一句话很抽象的题目 都是怎么做的 我每次看到这种题目 看都看不懂

要了解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最可靠最直接的资料来自:
1.甲骨文
2.金文
3.神话传说
4.史记
A 1 2 B 3 4 C 1 2 4 D1 2 3 4

隋唐科举制取代士族制度的主要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2.完成封建国家大一统,建立多名族国家的需要
3.封建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
4.庶族地主阶级人数增多,士族地主渐少的形式 (这里问下 什么是庶族 什么是士族?)

词汇出现

第一道题选4,原因:民族体质差异,草原上的人体质普遍比大河文明的人体质好,从古到今都是这样,这是人家的优势而非落后;至于2和3纯粹是废话,每个地方的语言风俗和饮食都不一样,这是地域决定的,这两个属于干扰项。
第二个选4;
第三道题选3;
第四道题选2,就是因为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符合汉武帝的心意,汉武帝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第五道题选1.没什么抽象的,二战刚刚结束,美国生产过剩,欧洲却是粮食等物资严重匮乏,但是欧洲有没有资金购买,所以马歇尔提出了借钱给欧洲帮助其经济复兴的计划,这样欧洲就有钱买他们的东西了。也就是所谓的“欧洲复兴计划”。
第六道题选A;
第七题选1;
第八题选1;
第九题选C;
第十题选3.

你问的那些都是概念,课本上电脑上都有,自己下去看看就明白了。

历史上一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抓住主线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