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马齿苋,赤石脂各20克,土茯苓30克这方子是治疗什么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7:28:23
这个药方是别人介绍的 说治疗溢脂性皮炎的 我不知道对不对 请大家帮忙看看!!谢谢各位!!
治疗溢脂性皮炎 :请问加的山楂 北方生长的那种可以吗?黑木耳不需要新鲜的吧?食用的木耳可以吗?外服内服都可以吗?

赤石脂[性味功能]
  甘、酸、涩,温。涩肠,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用法]
  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不敛,湿疹。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撤或调敷。
  [用量]
  9~12g;外用适量。
  鱼腥草:【性味归经】
  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用法用量】
  15~30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记忆歌诀】
  明代龚廷贤著《药性歌括四百味》:蕺菜微寒,肺痈宜服,熏洗痔疮,消肿解毒。
  马齿苋,【性味归经】酸,寒。归肝、大肠经。
  【功用主治】 适用于痢疾(大便半干半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现代大多用于治疗肠炎、急性关节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门炎、痔疮出血等。
  【宜食】适宜肠胃道感染之人食用;适宜皮肤粗糙干燥,维生素A缺乏症,角膜软化症,眼干燥症,夜盲症的人食用;适宜小儿单纯性腹泻,小儿百日咳者食用;适宜钩虫病患者食用;适宜妇女赤白带下及孕妇临产时食用;适宜矽肺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