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的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0:57:18

初起: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发展:城郭出现
高潮:危楼出现
结局:危楼消失,一切化为乌有

这是我当初课堂的笔记,不过不是用原文~
不过按这个线索课文可以找到对应的句子~
希望有帮助噢。

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综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①、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②、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先总写一笔:”高原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副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

③、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的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2、作者描绘山市时,是以什么为序的?

——是以时间为序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无何、未见、既而、逾时等。

3、山市的变化是很快还是很缓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山市的变化很快,从下列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这些词语中“忽”表明了山市出现得很迅速,“倏忽”,表明山市变化的突然性,“无何”“未几”“既而”“逾时”等词语都表示极短的时间,表明山市的景象率化很快。

4、文章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呢?

——主要采用了以下修辞方法:

夸张: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以上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以下是教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