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双层的装配机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11:59
5位同学总是坐在同一排,可能是因为:
1)他们真的是彼此喜欢;
2)没有其他人想坐在他们旁边。
哪种解释更符合脂双层的装配机理?,假定是另一种方式,则脂双层的性质将会如何改变?
"还有如果是另外一种答案,脂双层的性质将会如何改变"

4楼的说法是对的,但貌似和这题没什么关系,愚见,不好意思

个人认为应该选择第2项,原因如下:
在热力学上,一个体系如果要稳定存在那么需要其熵值尽量低。由于脂双层是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生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对于细胞的正常存活及生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生物膜的基质是极性脂质:磷脂、胆固醇和糖脂。其分子形态包括一个亲水性的极性头部和疏水性的脂肪酰链尾部。这种两亲性特性维持了膜结构的稳定性。亲水性头部朝向水相,疏水性尾部避水彼此聚集,这种作用称为疏水相互作用。脂质分子的双分子层排列实质上是一种熵的效应,满足热力学的稳定性要求,是溶液中氢键、分子间的范德瓦耳斯力、色散力等作用的综合结果。具有两条疏水性尾巴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彼此形成稳定的双分子层;对于只有一条疏水性尾巴的去垢剂、溶血磷脂等两亲性分子,则形成微团的结构;而那些尾部截面积大于头部的磷脂,则往往能形成另一种相——六角形Ⅱ相(HⅡ相)。就形成双分子层的“脂质-水”系而言,根据浓度、温度、溶液中离子种类和pH等,又会形成Lα(脂肪酰链呈液状自由运动的片层)、L'(脂肪酰链呈直伸状且和膜面成一定倾角的片层)、L(脂肪酰链呈垂直于膜面的直伸状片层)、P'(膜面呈波纹弯曲的片层)等各种相。

人都有两面,别人或者喜欢这一面,或者喜欢另一面。
那五位同学彼此喜欢疏水一面,周围的人喜欢他们亲水一面。所以他们以疏水端彼此相对,以亲水端面对周围。

注意,“5位同学总是坐在同一排”这样形成的只是一个单层。和“双分子层”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楼主所举的这个例子就有问题。

我想应该是一吧,
我不知该怎么解释对不起。

第二项。ls说的比较明白了,说白了这个问题就是问疏水脂链相互聚集是他们之间吸引的结果还是水相对他们排斥的结果。当然,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