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学是什么学科?属于考古学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0:32:25

古物学是考古学的前身,不属于考古学。考古学以古物学、地质学为基础,综合以历史学、化学等相关学科发展而来。
古物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物及其他具有一定年代的物品的学科。古物研究最早始于16世纪前半叶的英国,在17世纪前后的100多年间在西欧达到兴盛,古物学向来被认为是考古学得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基础。而考古学在自古物学中脱胎而出的过程中,还获得过另外一些强劲的助力,其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是地质学,地质学中的地层学,是判明埋藏堆积年代的学问,它很自然地被移入考古学,自一开始便成了考古学的一大支柱,有学者认为地层学的引入,是近代考古学诞生的标志。其他学科及社会活动成功例如文艺复兴运动、希腊等古国古物的发现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的进步,都起到了缺一不可的重要作用。有了古物学的基础,又有了新发现的大批古物;有了更新的精神追求,又有了新的研究方法,考古学便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古物学来源于欧洲
在埃及发挥广大
在国内 古物学隶属于考古学
很多考古专家也是古物专家

西文中archaeology一词 ,是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使用的术语借用过来的,原意是古代的学问。大约从公元17世纪开始,一些人在搜集古物的同时还进行有目的的发掘与研究工作,人们把这种活动称为考古学(arch-aeology),以区别于古器物学(antiquarianism),但这个名字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才通行起来。中国在北宋时期即出现考古一词,如金石学家吕大临在哲宗元佑七年(1092)编就的一部书就叫做《考古图》。只是考古在当时并没有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名词,而且该词与集古、博古一样都是指对古器物的搜集与研究工作,实际上还是一种古器物学 ,或称古物学。而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考古学,在中国则是受西方考古学的影响,到20世纪初才逐渐应用起来的。

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古器物学”已接近于近代考古学,所以也有人把欧洲文字中的“考古学”一词译为“古物学”(如1931年商务版《百科名汇》)。

其实,中国的这种“古器物学”并不等于考古学

古物学是古代的说法了,现代一般称这门学问叫做文物学。
文物学一般属于博物馆学的范畴,在中国各大学博物馆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中基本都有,而考古学的研究方向中一般没有。
文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