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写魏源感人事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39:27
有急用啊

拜托了
速速帮我解决
谢谢啊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中,他参加过浙东的抗英斗争,对英军的战舰、大炮等新式武器的威力有一定了解。鸦片战争失败后,他受林则徐嘱托,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命题。所谓“师夷”,就是向西方学习,在今天看来,这是非常普通的主张,没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但在魏源生活的时代,这可是石破天惊之论。因为当时中国古老而沉重的国门刚刚被打开,人们满脑子装的都是传统的“天朝上国”、“华尊夷卑”观念,只主张“以夏变夷”,对“以夷变夏”是想都不敢想的。为了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魏源不得不对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如今来自欧美的洋“夷”作一番区分。他写道:所谓“蛮狄羌夷之名”,指的是那些居住在中国周边而未知“王化”的少数民族,而不是来自欧美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外国人。我们虽然顺从习惯,将来自欧美的外国人称为“夷”,但实际上他们与中国历史上的土“夷”是不同的,他们“明礼行义,上通天像,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是天下的“奇士”、域内的“良友”,值得我们学习。他还批评那些坚持“华尊夷卑”的传统观念、反对“师夷”亦即向西方学习的人,是株守一偶、夜郎自大的“夏虫井底之蛙”。

魏源7岁从塾师刘之纲、魏辅邦读经学史,常苦读至深夜。母怜其过勤,每夜定时熄灯令卧,他伺二老熟寐,以被遮灯默读。9岁赴县城应童子试,考官指着画有“太极图”的茶杯提出“杯中含太极”嘱对。魏源摸着怀中二麦饼对曰:“腹内孕乾坤。”考官大为惊异。嘉庆十五年(1810)庚午科取秀才。明年辛未岁试补廪膳生。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选拔贡。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中式举人第二名。道光五年(1825)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撰《筹漕篇》、《筹齿差篇》和《湖广水利论》等。

道光九年(1829)应礼部会试,与龚自珍双双落第,房考刘逢禄作《两生行》哀之,从此龚魏齐名。魏捐内阁中书舍人候补,内阁藏书丰富,乃博览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时社会动乱加剧,他目睹江华瑶民起义,深感清政权的腐败;道光二十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外国侵略危机使他更加愤激,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

咸丰七年三月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