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穷阅读理解 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21:12

(1) 开头:总领全文的作用(提出了“贫穷”作为叙事线索)

解析:考察开头一段的作用。套用格式即可。

结尾:升华主题 照应题目 总结全文(每点1分)

解析:考察结尾一段的作用,需要在阅读中总结,从而联系具体文章,具体分数判断作用的个数和正确的答案。

(2) 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0.5分)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0.5分) 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的跋涉,成为我平生最大的乐趣。(1分)

解析:考察概括能力的全面性。概括即可。

(3) 以桌椅代替床铺(1分);恐惧感是正常的,表现求学艰难。(1分)

解析:注意题干的不同,问的是体现<求学艰难>的<事情>,第一要注意从原文中找答案但不是照抄原句。第二要注意把大帽子扣好,把表现求学艰难的意思在答案中体现出来。

(4) 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

解析:明确天道酬勤之意,再找出符合这个词的具体事件,即能照应起来的事件即可。

(5) 自强不息(1分);不畏贫穷(艰难)(1分);对前途充满信心(自信也可以)(1分)

解析:考察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分析能力,通过人做的事来看出人的品格。答案全在文中可以找到。自强不息是说他坚强,一直在努力,第六段体现;不畏贫穷是整篇文章都体现出的,他一直在与贫穷作斗争;对前途充满信心可从第四段最后一句和第八段看出。综上所述,这种题目的答案一定不要自己去编,可以推测。但根据必须找到,来源是文章本身。

(6) 打工养活自己。

解析:首先看题干,是哪<个>方面,必然是一方面,所以不要被得分点判断的原则弄晕。第二要明确,作者说出的话不是无源之水,辛勤必然有所指,这时我们应联系上下文,下文找不到时便找到上文,第四段最后说的很明确了,“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而第五段马上继续说了“我”的经济来源,明确指出了打工让“我”有了收入。第三,明确辛勤所在的时间范围,第七段说的很明确,在“大学的四年里”,所以四年间战胜贫穷的辛勤只能是打工这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