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线电能传送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06:09
相关介绍,越多越好,越快越好!不要发链接。注意是电能不是电信号,最好有相关的研究简介。

Power Over 802.11a/b/g出来后,将改变现在的智能小电器的充电方式,是革命性的进步。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省电型PDA等口袋设备,当置于改进的802.11a/b/g网络范围内,透过802.11a/b/g网络,给手持设备缓慢充电,现在的成就是做到了在加装了受电模块的SONY 的黑白PALM机器 SL10上,可以不再需要更换电池,完全依靠无线充电就可以无背光长期进行阅读。开发者预测,即使在SPV C500或者Moto Mpx220这样的智能手机上,如果间歇使用,即空闲时间和使用时间比例达到3:1时,不需要更换充电电池!也就是说,如果一天24小时置身在Power Over 802.11a/b/g网络范围内,则每天可以使用6个小时,而不用任何有线充电的动作!

无线输电的想法很早就有人提出过,但是却被很多科学家认为根本无法实现。因为发射器发出的电磁能向四周分散传送,人类无法对电磁能进行集中控制,就更谈不到加以利用。
但在去年秋天,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马林·索尔贾希克却提出一种可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利用电磁能的新理论。按照索尔贾希克的理论,只要让电磁能发射器同接收设备在相同频率上产生共振,它们之间就可以进行能量互换。
“这就像剧院的歌星可以将玻璃杯震碎一样,”索尔贾希克说,“条件是歌星和玻璃杯二者的声波要形成共振。”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索尔贾希克领导的6人小组进行了实验。他们利用两个铜丝线圈充当共振器。一个线圈与电源相连,作为发射器;另一个与台灯相连,充当接收器。结果,他们成功地把一盏距发射器2.13米开外的60瓦电灯点亮。
最重要的是,试验显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对人类无害。因为电磁场只对能与之产生共振的物品有影响,而诸如人类、桌子、毛毯等物品对电磁场几乎都没有反应。
插座末日?
对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成功,《每日邮报》如此评论,“这或许宣告了插座的末日即将到来。
“只要笔记本电脑所在屋子装备有无线电能传输器,人们就可以不再需要将电脑与插座相连来充电,因为它会自动充电,”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彼得·费希尔教授说。
索尔贾希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代人生活在充斥着电线、插座的世界,而电能的无线传输技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