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只是高手,而不能成为绝顶高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6:02:43
我是一位数学兴趣很高三学生,我的数学令我自豪,但也令我郁闷,因为我只能算是一个数学较强的人,几次月考下来,都130多,可却只有可怜的2次140,而我自身感觉自己考试时总是无法发挥出全力来,老师我也咨询过,可必定老师心思是顾全大局,不可能全力帮我,也许我现在的位置决定了我的成绩,班上只有我1人能上120,老师更多的是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同学,不为别的,请各位过来的数学高手帮我解决下我的疑惑,在这里我谢谢你们了~~~!我也帮别人做了很多的数学题,这次鼓起勇气,来请各路高手帮我分析下!
看各位的回答,我深表感谢,但是你们没有分析出实际问题,都是些表面所在,我平时考试选择填空可以最多减5分,但是大题一塌糊涂

呵呵,不是想给你泼冷水,我高中时班上有一位同学,他的数学从来就没有低于140过,按照你的界定标准这算高手还是绝顶高手呢?我有看过他的试卷,就说说我的体会吧
选择填空是基础内容,最多减5分是必备的,不然整个分数就会下降,至于大题,我想知道你的卷面怎样,我考数学的时候可以保证我的卷面没有任何划掉或割掉包括修正液的痕迹,做题之前首先有个步骤的思路,第一步干什么,下一步干什么,不要想什么就写什么,混乱的卷面只能说明的逻辑的混乱,老师给分的时候找不到采分点,自然就会酌情扣分。不是很会做的题也要把自己的思路尽可能做的表现在试卷上。当然我不知道你的卷面是什么样的,只是想提醒一下
另外就是学习中肯定存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部分,这也是正常现象,找到这些部分去探求,学习要深入,要沉下去。
你说自己考试时总是无法发挥出全力,我也有过这个阶段,当时也是很烦闷,就感觉自己被困住了,我也没找到原因,什么粗心,什么别的原因,对我而言那都不是主要的,我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二模才结束,二模考完以后就觉得这之后的考试都没有什么遗憾,该是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有些分本来就不属于我,反正就是一种坦然心态吧。现在要心平一些,这个阶段总会过去的
最后,不要用绝顶这个词,相信高斯也不会说自己是数学上的绝顶高手,努力吧···

139到140的差别在于细节,细节是态度的体现。
你的问题在于——你的傲慢!!!
傲慢产生偏见!

不是我喜欢打击你,高中数理化考130是不错,但不算什么。
曾经念高中那会,数理化都可以全部能上130、140,但并不是最好的。不要拿班级学生作比较,那是目光短浅的。

记得有一阶段,自己准备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比赛完后的第一次物理小测验,竟然只考了70多(相当于150分卷的110多),老师和我都哭笑不得,原因是自己不自觉的傲慢,这是我得出的结论。仅供参考。

你的问题按照我的经验来看属于“粗糙期”
我把我学习数学的阶段分为“入门期”“粗糙期”。“发展期”“完美期”
入门期:就是对一般题目都会,但是稍微复杂点的综合题就傻眼。徘徊在100分左右。
粗糙期:题目基本上没陌生的,但是分数总是在120分-1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