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中囊团的准确定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3:53:17

即“共生群”。对“共生”解释如下:
共生一词在英文或是希腊文,字面意义就是「共同」和「生活」,这是两生物体之间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甚至包含不相似的生物体之间的吞噬行为。术语「宿主」通常被用来指共生关系中较大的成员,较小者称为「共生体」。共生依照位置可以分为外共生、内共生,就外共生而言,共生体生活在宿主的表面,包括消化道的内表面或是外分泌腺体的导管;而在内共生,共生体生活在宿主的细胞内或是个体身体内部但是在细胞外都有可能,而20世纪末的科学家研究结果推测,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粒线体也可能是内共生的形式之一。
美国微生物学家玛葛莉丝(L. Margulis)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机制,她说:「大自然的本性就厌恶任何生物独占世界的现象,所以地球上绝对不会有单独存在的生物。」而依照对共生关系的生物体利弊关系而言,共生又可依照以下几种形式的共生关系分类:
寄生:一种生物寄附于另一种生物身体内部或表面,利用被寄附的生物的养分生存(+ -)
互利共生:共生的生物体成员彼此都得到好处(+ +)
竞争共生:双方都受损(- -)
片利共生:对其中一方生物体有益,却对另一方没有影响(+ 0)
偏害共生:对其中一方生物体有害,对其他共生线的成员则没有影响(- 0)
无关共生:双方都无益无损(0 0)
互利共生的例子
小丑鱼(genus Amphiprion, family Pomacentridae)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这些鱼可以使海葵免于被其他鱼类食用,而海葵有刺细胞的触手,可使小丑鱼免于被掠食,而小丑于本身则会分泌一种黏液在身体表面,保护自己不被海葵伤害。
一些 鰕虎鱼 种类,可和枪虾类形成共生。虾子会在沙中挖掘洞穴并且清理它,这两种生物就居住在这个洞穴里面,虾子几乎是全盲而因此若在地面(水中的地面),有天敌的状况下会变得非常脆弱,在危急的情况下鰕虎鱼用尾巴碰触虾,以警告它们身处危险之中,随后两种生物都会迅速退回洞穴中保护自己。
在陆地环境,有一种鸟以擅长捕食鳄鱼身上的寄生虫而出名,而鳄鱼也欢迎鸟类在身上寻找寄生虫、甚至张大口颚以利鸟儿安全地至鳄鱼口中觅食,对鸟来说,这不仅是现成的食物来源,也是一个很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