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国防战略是积极防御,我国为什么实行阶级国防战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3:35:01
急``谢谢!!

早在1956年3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就已确定了以积极防御作为我军的战略方针。
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的实践,毛泽东就提出了一套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和原则,创造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在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防御作战,在战术和战役中实行外线速决的进攻战方针和诸多战斗范例,而早期的积极防御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们不去侵略别人,但是别人如果来侵略我们,那么我们一定要反击而且要做到异常彻底的反击。和平是赞成的,但是战争也不会畏惧。这样,我们便要不断扩充军事力量,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统一战线的活动,从军事和政治上推迟战争的爆发,如战争不可避免发生,我们应该在初期将敌人阻止在预定的设防地区,稳定战线,打破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迫使敌人转入持久战,以逐步剥夺敌人的战略主导权,利用自身的国土纵深从而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是早期积极防御的主导思想和大概轮廓。
在不同时期,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内容也不大相同,而且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的发展,建国后我国的战略方针也曾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尽管每次调整的背景不一样,内容不一样,但对战略思想的表述还是不尽相同的,积极防御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内一直存在的最高指导思想,其根本就是因为其灵活性,以及根据我国国土防御的切实结合,是最利于我国本土防御和战略走向的指导方针,而战略上讲究后发制人,战术上却强调利用国土纵深来掌握主动权,更是将攻防一体化,既是为中国国防树立了正确的防御态势,也为中国军事发展的方向做出了明确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