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找谁论过苏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00:53
我记得我们老师曾经说过,有一个人曾经论过苏轼,好像姓张...谁帮我找找!..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不完全算是论,
但都是经典之作.

希望对你帮助~~

论苏轼的词学观 张惠民

论过苏轼的名人有很多,在这好不容易找到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那个人。

苏东坡论

张耀南撰(31/8-01,16:00,D.W.)

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祜三年(1036),死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即华北被金人攻占,北宋灭亡前25年。

他在宋朝最好的皇帝手下成长,又在一个昏君子下蒙羞受难。他的出生地是四川眉山,一座位于乐山与省会成都之间的小城。家道小康,有田地,较一般中等人家富裕。六岁入小学,十岁写过不少佳句,十一岁入中等学堂,准备赶考。十八岁娶王弗小姐为妻,对方年十五。二十岁得殿试第二名(本为第一名,被主试欧阳修误判为第二名),在三百八十八位考中的学子中名列前茅。得此荣誉,东坡立即成为全国一流的学者。

东坡愉快、冲动、野心勃勃,心境象一匹纯种马,焦急地猛抓地面,打算冲入旋风去征服世界。连同其沉默之弟与孤傲之父,人们已经把苏家视为文坛奇景。

熙宁元年(1068)东坡兄弟带家人陆路回京,把父母之墓地交给堂兄子女及邻居杨先生看管,两兄弟从此未能再回故乡。熙宁二年(1069)抵京师,迅即卷入新政的政治风暴中。这一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此后两年内老臣纷纷离京,皇帝的谏官遭清算,所有政府官员遭整肃,抗议连连发生,整个官界混乱一片。
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3](P1569)苏轼将词句“警拔”能使人振奋如诗人之雄的词作称之为“豪放”,以为作豪放之词使人“快活”,揭示的恰是豪放词中创作主体的豪纵自得不受羁勒,充满郁勃的自由创造精神。这正是“豪放”的精神本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人以“豪放”论苏词,称他开豪放一派。
需要指出的是,苏轼标举具有阳刚之美的豪放词风,其意不在于替代具有阴柔之美的婉约风格,而在于为词坛增添清新刚健之气,使词坛刚柔相济,风格多样。这从他对柳永、张子野、秦少游词的评论中不难见出。苏轼虽然对柳词表示过不满,曾批评少游“学柳七作词”,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