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宗教性传统宗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6:27:31

应该是:宗教性传统教派.例如佛教,其本身是佛的教育,但是经过多年的演化,中间加入了许多迷信的东西和众多的戒律以及繁杂的关系网,形成了现在的佛教(宗教的佛教).它现在少进行教育,多进行推广和权利的扩大.

有一部颇有影响的《宗教词典》,立有“儒教”条目,肯定中国存在着作为宗教的儒教,认为“孔子是教主”,“天地君亲师”的“师”相当于“神职人员”,儒生实即“教徒”,并说:“它(指儒教)以中国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养方法,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使宗教社会化,把俗人变成僧侣,使宗教生活、僧侣主义、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偶像崇拜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我认为,这些论断是可以商榷的。首先,“孔子是教主”之说就有欠妥当。孔子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但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时有浮沉,并非如上帝、神灵那样永远处于绝对无可怀疑的境地。把传授儒家学说的教师称为“神职人员”,把学习儒学的儒生比附为“教徒”也并不恰当。孔子以其哲学和智慧教授学生,强调对事物应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在中国,传授儒家学说的教师和学习儒家经典的生徒,虽然敬仰孔圣人,却自觉地认知孔子是人而不是神,决没有像宗教徒那样视孔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
其次,孔子本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抱着求真存疑的学者态度。他把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归因于天命,他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的弟子冉伯牛病笃将死,孔子执其手曰:“亡之,命矣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冉耕德行优良,他的死使孔子十分痛惜,所以孔子连呼“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是呵,为什么像冉耕这样的好人却偏偏染上了这种不治的恶疾呢?孔子感到不可理解,只得把原因归于天命并在无奈的叹息中寄寓自己的不平。但孔子并非一味信从天命,他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臆)则屡中。”这里,他表彰颜回能够顺从命运,安贫乐道;同时对子贡不受天命,经商求财,善于预测商情变化,却也持肯定态度,孔子一生言行说明他并非安于天命,倒是常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再次,宗教主张有神论,儒教和孔子却不主张有神论。“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大家公认的。樊迟问知(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