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鼠内动物能滑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1:31:47
如果有,请介绍下

鼯鼠 wúshǔ   啮齿目的1科。通称鼯鼠。为典型的树栖类,与松鼠科亲缘关系很近〔二者颊齿(包括臼齿、前臼齿)在颌两侧各为5枚,下颌两侧均各4枚〕,不同点是前后肢之间有被软毛的皮褶, 称飞膜。当爬到高处后,将四肢向体侧伸出,展开飞膜,就可以在空中向下往远处滑翔,因而又称飞鼠。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本类动物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   体型多为中等,小飞鼠属体长13厘米以上,大鼯鼠属体长50厘米以上;多数种类的毛色都比较艳丽;牙齿多为22颗。   复齿鼯鼠体长20~30厘米;头圆吻短,眼大而圆;头顶和颊部毛灰色,耳基部有细长的黑色簇毛,耳外缘橘黄色;体背、耳背与足背灰黄褐色,毛基深灰色,腹部灰黄色,飞膜边缘毛棕红色;尾形扁平,尾略短于体长,毛长而蓬松,土黄灰色,端毛黑褐色;趾长、爪尖。仅见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东部。栖息于有松柏的山林,住在陡壁或石洞中,窝如鸟巢,内铺细枝、草叶等。夜间和晨昏活动。主要以松柏叶为食,喜食松柏籽。每年繁殖1~2次,每胎产2~4仔,初生幼仔无毛,但有皮膜。目前北京山区已有人工饲养。   沟牙鼯鼠在外形上与复齿鼯鼠相近,因上门齿唇面有1条纵沟而得名。分布在中国河北、四川省。   低泡飞鼠体型略小,仅产于中国海南省,无明显经济意义。

y应该没

袋鼯是有袋类动物向空中发展的一支,它们中有些种类和啮齿类动物中鼯鼠科的成员一样,在四肢和体侧有宽大多毛的皮膜,能在树间作短距离滑翔,因此被称为袋鼯。
小袋鼯又叫偻袋鼯、倭袋鼯,是袋鼯家族中体形最小的种类,分布于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等地。它体长仅6~8厘米,尾巴与身体等长,甚至可稍超过一点。这条尾巴很像鸟儿的羽毛,中央有一柔软的羽柄,两侧边缘上长着大约8毫米长的毛。小袋鼯体色为黄褐色,头部有些似老鼠,吻部略尖,端部裸露,为粉红色。耳尖。面部有黑白相间的斑纹。两只大而圆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
小袋鼯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森林地带,常利用桉树叶和树皮在树洞内筑窝。夜晚鸣叫。以昆虫、植物果实等为食。在它的前肢的腕部至后肢的踝部之间,有一个与鼯鼠飞膜相似的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