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哪年觉悟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2:43:08
比基督要早多少年?

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2岁左右,他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弘法49年。年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

耶稣(公元前6年 / 2年 至 公元 29年 / 36年)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他也被称为拿撒勒的耶稣,或耶稣基督。

佛比耶稣早相差1000年左右。

佛祖释迦牟尼,据说是在29岁出家,经过6年修行学习而后得到自证自悟。以释迦牟尼在世时间推论(公元前5世纪,据资料分析释迦牟尼去世时间在公元前483年,世尊80岁),据今应该在二千四百年左右。
基督是公元前后时期的人,据推测出生时间在公元前8年,死的时候在三十多岁,据今二千年左右。
所以佛比基督早四百多年。

一种理论与另一种理论的建立是不分早晚的.主要看它是否有益.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前483年)释迦族人,是古代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29岁出家修行7年,遍访当时的智者名人,最后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被佛教徒尊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他传教40多年,80岁去世。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第二谛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谛——一切苦难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会有行动,就是造业(造孽),就要轮回(转世)。第三谛即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第四谛为道谛——只有按“八正道”修道,才能消灭一切欲望。“八正道”即正见解,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毫不懈怠),正念,正定。 “六道轮回”——这六道是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六道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循环,人做了好事,死后进入天道;做了坏事,死后进入地狱道。

六道轮回是佛教对因果报应法则的一套解释系统,这套解释系统假定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