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考试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38:31
高一信息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
1.“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什么?()
A.物物交换 B.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的价值性 D.信息的共享性
2.案例:张三拿了一张 1998 年广州市的旧地图去找广州的某个地方,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
A.传递性 B.时效性 C.价值相对性 D.真伪性
3.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 ) 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信息、物质、知识
B.信息、能量、知识
C.物质、能量、知识
D.信息、物质、能量
4、"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______。
A、普遍性 B、不完全性
C、价值性 D、可压缩性
5.( )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A.印刷术的发明 B.甲骨文的发明
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D.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6.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五次革命是 ( )。
A.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B.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
C.印刷术的发明
D.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7.2005 年 8 月 27 日,江津市两名女中学生上网被骗外地成人质,江津警方赶赴贵州,终将两少女安全解救。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是由于交友不慎造成的结果,因此,我们在上网的时候应该:()。
①不要把自己的真实住所轻易告诉网友;
②不能把自己的家庭和经济情况告诉网友;
③不要轻信网友的情况;不要与网友轻易会面;
④网络太复杂、太不安全,不应该上网。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是()。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B.不要把 U 盘和有病毒的 U 盘放在一起

1.D
2.B
3.A
4.D
5.D
6.A
7.C
8.D
9.D
10.D
11.C
12.D
13.A
14.B
15.D

1838年,美国人莫尔斯(公元1791~1872年)发明了一种新的电报系统,使用时断时续的电流发送文字信息。这样发电报只需一条电线,而用大地作另一条电流的通路。莫尔斯用两种持续时间不同的电流信号组成不同的时间序列,以此分别代表不同的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发报机发送的断断续续的电流信号,通过长长的电线流过收报机上的电磁铁线圈,嘀嘀嗒嗒时断时续地吸动铁片,铁片开合的时间恰与发报机送出的信号完全一致。如果在铁片上系一支铅笔,用钟表机构驱动1条纸带匀速地在铅笔下通过,纸带上就会清晰地留下发报员发送的点线组合笔迹,译电员可据此解读函件内容。当时,这种电报机每分钟可以发送10个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