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偷偷摸摸的行为,家长发现后应如何处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16:42:10
先表示感谢!我的孩子是女孩,上初一,有偷偷摸摸的毛病,前段时间,同事到家,她偷人家400元,借同学,买小玩具,买吃的。她偷家里人的钱也很多次,每回发现痛打一顿后,苦口婆心教育,家里人都教育时时提醒,但没见效。前两天偷同学钱,老师开班会她根本不在乎,听同学要报警才把钱还人家。她现在撒谎家长根本没法发现,我是讲道理,分析道理,她回答得头头是道,并承诺,再也不偷钱了,每回发现我拿小棍把手都打肿了,能好三天吧。真不知如何教育,我心里老郁闷了,请帮帮我。

孩子有偷偷摸摸的行为,家长发现后应如何处理?
解析:
有一些家长来咨询孩子偷偷从家里拿钱的事情,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这种事情家长都很紧张,因为可能会联想到“偷”这个敏感字眼。
我建议最好不要上升到“偷”的高度,给孩子贴个这样的标签反而更难改变,压力也很大。其实孩子自己可能不把这种行为当做“偷”,有些孔乙己“窃书不算偷”的风范。小时候,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有过去别人瓜地里顺点儿瓜果的经历,回想当年,也不觉得是“偷”。
不过这种行为确实是需要改变的,当然,最好是预防为主,使孩子压根儿没有这样的念头。
一、这样的行为是有原因的
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往往是有原因的。我们首先要去分析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去理解孩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变,而不是单纯去禁止。“找原因,想办法”是我解决孩子行为问题的基本思路。
比如有个一年级的孩子从家里拿钱,后来妈妈问了,原来是孩子看到同学买东西分给同学,很羡慕,想买了去分给同学。
有个六年级的孩子,平常还是挺老实的。最近放学后常和一些同学去逛逛商店。有一次妈妈发现他私自从家里拿了五十元钱,妈妈很生气着急。我建议妈妈先不要去严厉责骂孩子,而是先去尝试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比如可能是一起去商店,同学都买,也分给他,他不买觉得没面子.......我估计是妈妈平常零用钱控制得比较严,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妈妈听了我的建议,等孩子回家后心平气和地和他交流。妈妈告诉我:“给我的最后答案就像您说的,别的同学都买,而且都买的很多,妈妈不给零花钱,同学给他东西了,他又没给别人,只好......”
二、如何改变孩子私自拿钱的行为?
建议你们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在排除有偷拿行为习惯的前提下,与孩子谈心并商量出比较合理的零花钱支出,或固定零花钱由她自己支配,既可培养理财能力也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偷拿行为。如果一味批评,反儿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具体做法:
1、试着给他讲一些道理,你可以问问他拿钱去干什么用。
2、看他比较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他已经拥有的,每天都会用的),然后你给他藏起来,他找不到了,就会问你,然后你可以问问他东西丢了的感受,让他知道自己错了。
3、在他拿钱的时候,让他知道你已经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