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涵养如何形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03:45
我今天到某亲戚家串门,搭电梯,因为另一部电梯坏了所以人比较多。结果在电梯快到的时候,从后面来的一个男的,从侧面挤到前面,硬挤上来了。然后又超载,他也不下,最后还是另一个年轻女孩撑不住,说“我下去算了”。我挺感慨的,公共道德是我们从小就会上的必修课,可是一个人的行为品德与涵养,要怎样才会形成,并且是向好的方向形成呢?

每个人处的环境不一样,而每个个体的素质又不一样,要天下大同,也就是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那是需要过程的。公共道德只是普及的课程,但是要人人遵守并付诸行动,还是要靠自觉,从意识里自发自觉才行。

接受教育是行成品德的一个捷径,家庭环境的渲染,社会风气的影响,生活节奏压迫,都是洗练品德和涵养的,出生时,你,我,他,都是粉粉肉团,然后睁开天使眼,看到的一切,从有意识,到有学习能力,认知感.
社会是个大家庭,良莠皆有,在不能改变他人时,请改变自己,自己先做到,然后影响别人,形成一种爱心圈.
就好象最顽皮女孩,你打她,她照样任性,可当你给她穿上雪白的公主裙时,她会爱惜的不再玩泥巴.
如果我是你,当时我会和那个人说,请您先下去,他如果不下去,我会下,那样一电梯人的眼光,我想他会感受到的.

我靠我无语
一种原因是这个男的有紧急事情需要赶时间,认为这样做是没办法的办法
另一种原因是这男的厚黑学功底够深厚。
一个人的行为品德与涵养,主要感觉是小时候有个良好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长大了再学就不是很彻底,家庭学校朋友和周围的一切影响着,才造就了我们每个人多不一样,不过好与坏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立场不一样而已!
不说了得去上课了。。。

生活环境问题,如果一个人得到身边人的关受,看见的都是大家互相帮助,他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品德与涵养。
如果一个人身活在竞争当中,每天经历的都是优胜劣汰,你让他去注意公共道德绝对是不现时的。

这跟一个人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
最重要的是跟个人的思想境界有关

之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等名言警句中可略窥一二

我们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父,母教育我们,老师教导我们,社会鞭策我们
过了多少年以后这张纸被写的满满当当被揉搓的皱皱巴巴

还有一点就是涉及利益方面

教育一个小孩是一件伟大而神圣的事情
而我们国家的大多教育者只把其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

我们身处一个复杂的社会团体中,它向着各个方向发展,它的稳定性是我们难以掌握和预料的,所以要使一个人的品德与涵养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仅是父母老师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