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家人物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2:27:46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家人物是谁?

管仲比较早。春秋时期最早改革的就是他了,他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以下是法家的一些代表性人物:春秋齐国的管仲,春秋郑国的子产,战国李悝,“战国法家三巨子”商鞅(法)、慎到(势)、申不害(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法家哲学以韩非子为集大成者。在韩非子之前 一般说来荀子的思想已经充满了法治的精神 荀子可以说是儒与法的过渡性人物 唯其说仍保留对人性得以礼乐教化而于品德上有自我超升的可能性 并且推尊周孔 尚贤贵民 因之不能严格称其为法家人物。
早期法家代表人物有李俚 吴起 商鞅 申不害 慎到。李俚根据当时各国法律编着《法经》 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部法典。吴起善用兵 重视明法审令与耕战之策 较李俚更进一步。商鞅在秦变法 强调并推扩法律至上的观念 以重刑止罪 及坚守平等原则 行之有年 秦国大治 奠定秦国未来一统天下的富强基础 并且建立了法的超越性及普遍性。申不害以综核名实与言术著称 认为这是君主御用群臣 谋求政绩的重要统治方法。而慎到是由道入法的关键人物 他的主要观点在因循与重势 也就是说明"因人之情 循人之欲"与君主统治权力赖以行使的威势在法治体系中的决定性地位。
法家思想在韩非子之前,分为三个派系,分别是“势”、“术”、“法”。所谓“势”,即强调权利和威望的重要;所谓“术”,即权术,用人之术,驭臣之术;所谓“法”,即法律和规章制度,这一派系便是以商鞅为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认为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用人驭臣,神出鬼没,不可琢磨,这是“术”;威严不可挑战,令出如山,这是“势”。
法家思想的传统早自春秋时代的管仲 子产已经发其端倪 "刑杀无赦" 尊君重法的观点已多有论及 而以法治国的理论建构与实际政权之设计 到了战国冕期的韩非 便臻成熟阶段。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运转,依靠的是两项权利原则:礼和刑。“礼”针对贵族,“刑”针对普通百姓。在西周奴隶制社会礼里,各种社会关系主要依靠个人接触和个人关系来维持。天子、诸侯都生活在社会金字塔的顶尖,与普通百姓没有直接关系,而与百姓打交道的人,则是一些下级诸侯和小贵族。诸侯国之间的交往称为“礼”,而贵族依靠“刑”迫使庶民服从。到了东周时期,社会各阶层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