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最好于孤独中培养,品格最好在世界的汹涌波涛中形成 求感悟和事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24:21

第一个问题:才能最好于孤独中培养,可去参看《庄子》中“无用而能成其大”。

解析:一个人,如果经常与外界接触,总会被外界的需求所左右,就好比一棵树,一旦被人发现有用,一臂之粗的时候就被砍去做桌子腿了。人再江湖,身不由己,反抗也反抗不来。所以,必须远离外界需求,才能潜心钻研,成就一方品德。

事例:1,华罗庚,闷声不吭地破解了哥巴德赫猜想,基本上不和外面往来。2,爱因斯坦,搞出相对论的时候,他是专利局的技术员,谁也不知道他是未来开创宇宙学新篇章的泰斗。3,我本人,当年放弃重点大学学业,躲在寝室里研究哲学,终成正果。重建和修复了天道哲学体系。这事情受条件限制,没办法让人知道,但有学阀和院士,看过。表示首肯。

第二个问题:品格最好在世界的汹涌波涛中形成,参考“百炼成钢”这句话。

解析: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一个人的品性,需要磨砺,不磨,不经历风雨,则不知道自己性格中哪些是好、哪些是坏、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这其实是个自省的过程。

事例:人人都是。人从出生,乃一赤子儿,啥也不懂,所有人的出处不同,为何归处各异?有正直的、奸诈的、善良的、恶毒的、刚强的、懦弱的……?环境使然也。

锋芒之人,百挫其志,退者终退,进者终进。

破釜沉舟者、背水一战者,临阵逃脱者……皆百炼而成,后果自负也。

大自然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瑰宝。细品每一珠,每一露,沐浴阳光,放眼河山时,大自然又在向我们娓娓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沉溺于自然中,会感悟到“宠辱偕忘”的人生情怀;会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情满怀;会明白“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的满腔愤懑。感悟自然,就仿佛在读一本书,一本震撼灵魂,洗涤心灵的书。

雷声轰响,惊动天地,震得山也扰耳,河也张口,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气概。

电光飞驰,直插云霄,舞得鹰也惶惶,虎也慌慌,这才是真正的豪侠英姿。

逝者如斯。悠悠古柏披着千载沧桑寂寞山野,那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印记对它来说不过是千年一瞬,却清晰而真实地记录了它生命中的每一段轨迹。仰望古柏,你是否感悟到这也许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