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知道《论语》中谈论古人饮食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4:54:40
而且有翻译的 谢谢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看<论语>论饮食:孔子堪称古今第一美食家

2008年 01月 05日 16:25 深圳新闻网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对于饮食也很有见地,最早提出了关于饮食卫生、饮食礼仪等观念。

食无求饱: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

而慎于言。”“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孔子追求的饮食原则是简朴。

讲究饮食卫生: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许多饮食卫生的原则和鉴别食物的卫生标准,阐述精辟,见解独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鱼馁而肉败不食。”鱼和肉都腐烂变质了,不能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臭恶不食。”色味不好,不吃;“不时不食。”如果不是进餐时间,不吃;“沾酒、市脯不食。”集市上买来的酒,多有掺水掺杂质的;买来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洁卫生,都不能吃。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饭应以主食的谷物为主,吃肉佐饭,要使肉与饭有一个适应的比例。肉太多,饭太少,油腻腻的,是肉气胜于饭气了,也不相宜。

“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这很符合卫生原则。

讲究饮食艺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主张吃饭时,食品尽可能做得精细;烹制时,肉要切得细致。孔子“食不厌精”的饮食观,是他对中国饮食文化创建的一个贡献。

文章摘自《杨力讲饮食与营养》 杨力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11月出版

佩服

民以食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