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与《红楼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8:14:29
我是不折不扣的红迷
《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个性丰满。
迄今为止,我已经读了47遍《红楼梦》了。
需要,曹雪芹写书的一些经历,以及其中人物的一些性格分析。(比如,黛玉,宝钗,袭人,晴雯,王熙凤)还需要,对于(贾芸与小红的“遗帕惹相思” “龄官画蔷痴及局外” 尤三娘和柳湘莲
三段情感的分析。

分好说。
主要由于我的年纪小 可能对这三段情感分析 不能很透彻
还有啊
周汝昌的脂砚斋的刘心武的评点《红楼梦》的都看过了,
希望有别的观点出来

曹雪芹,中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名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河北丰润(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沈阳,一说辽宁辽阳),生于1724年,卒于1764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和二十九(1764年)年两种说法)(曹雪芹逝于1763年见甲戌本脂砚斋甲午泪笔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有这样两种可能:1,你的年龄在60岁以上!
2,你读的<红楼梦>是专门给小学生看的简易白话文版本!
3,你夸大事实,你在吹牛!
4,你是天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唉,可能是我以己度人吧!我今年21岁,看了四遍《红楼梦》。第一遍是小学时候,读的儿童版,花了不记得多长时间。第二遍是初中时候,读的通行本,花了大约两年时间,初二初三没歇过。第三遍是高中,读的还是通行本,可能那时候比较紧,我仍然花了大约两年时间,大学之前的暑假还在看。第四遍是大二时候,我看的胡适藏脂评本,虽然只有几回,但我还是花了比较长的时间。之后我才开始看一些评论,你说的刘心武,周汝昌我也看过一些,我觉得刘心武中了名利的毒,周汝昌中了史湘云的毒!其实张爱玲算是红学者中比较痴的一个,读她的《红楼梦魇》,感觉通篇都是她的自言自语,有些感动!推荐给你啊!再推荐你看看《海上花》,喜欢<红楼梦>的应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