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刻服天天去网吧上网的坏习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05:31:23

“网弊”的出现及漫延实际上是学生对长期以来用“考试棒”来指挥学生学习生活的传统教育的一种无形反抗,传统教育体制是值得反思的。扬其善,除其弊是我们应施之根本。
1、疏导转嫁法
①转移注意力 网络说到底是一种工具,看你怎么用它,因此说到底是人自身的问题。要克服和防止学生的网络弊端,关键的就是要充实学生的精神空间和现实空间。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如此现象: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周,喜欢上网的学生,远离了网吧、碟吧等网络场所,忙于了节目准备且兴致甚浓。启示:加快发泄源场的建设,让学生有忙的地方、时间和内容。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张扬个性,尝试胜利英雄者的滋味;进行教学课堂改革,使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技能化,学有趣味、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②注重正向引导 在网上有选择性地获取知识很有必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主动引导他们上网,提高他们的辨别和选择能力。为此,要进行心理疏导,创造条件,多开展积极健康的活动,制止学生上网过频、时间过长或接触不健康内容,而对上网寻求健康有益的信息应予以指导和支持。学校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德育,特别是信息道德的教育,禁止网恋等不良现象应该积极地给予疏导,不宜简单地“封杀”上网,否则会起到“禁化”效应。政府和社会,对中学生上网也应该给予积极引导,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发展空间环境。
2、目标导向法,造就学生责任感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初始调查结果: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
那3%的人, 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的人,他们都几乎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生活意味着承担责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