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提倡学文言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2:03:12
RT 比如讲话 写文章什么的 都搞文言文...

文言文表达意思非常含糊啊,每个字每句话都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甚至不同的断句法,都可以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含义
光是现在讲论语啊道德经啊的书,你去书店翻翻,几乎每一本都有自己的解释,如果要加上以前古人的注释版本,那更是多得足以读到你脑袋爆破。
当年朱熹注释儒家经典,在宋朝被骂为邪魔外道,在明朝反而成了官方意识形态,到近现代又被人批判……
现在于丹跑出来讲论语,很多人捧,也很多人骂,古今一如!
到底谁是正道谁是邪道?到底古人的原意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在文言文的世界里,这是笔永远算不清的糊涂账。

其实古人也不是完全用文言文的,你看古人写的三国演义水浒还有其他的平话小说,都和现代的白话很接近。文言文在古代基本上是属于特殊阶层的特殊用语,甚至可以说,文言文在后来的用处完全变成受过教育的人用来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别人看不懂,就象老中医开的药方,字迹越潦草越表示有水平,其实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所以现在国家也出台规定,不准中医把字写得这么潦草了,呵呵。
所以文言文在古代也并不见得有多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提倡文言文更是不可能的事,大家把他当做书法音乐一样的艺术品玩玩就行了。

没文化的看不懂

当年胡适他们提倡了白话文运动。大家都觉得白话文通俗易懂,就都用白话文了啊!
这个就像跑之前的走,走之前的爬一样,都学会跑了,还有人要爬着走吗?

现在通用的是白话文,用文言文的话不太容易看懂,交流就不方便了,而语言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交流。

文言文没什么不好,要硬要吹毛求疵可能应该是文言文是迂腐思想的一种载体,但做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人是不能舍弃的,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没有说不提倡,只是用的少。因为能流畅的使用文言文写作,阅读的人少。
本来弄个白话文就有人看不懂,弄个文言文更要他们命了。
二楼提出的就是当时最早提出的提倡白话文。
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确有很多有点。但是,很难想像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用文言文写出来之后,还有多少人对数学执着的……那时候恐怕搞数学的都是文学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