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里“开花帽”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8:07:47
1.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里“开花帽”是什么意思
2.若能有全诗的解析更好!
谢谢!

半夜深巷琵琶①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
是谁的悲思,
是谁的手指,
象一阵凄风,象一阵惨雨,象一阵落花,
在这夜深深时,
在这睡昏昏时,
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微,
和着这深夜,荒街,
柳梢头有残月挂,
啊,半轮的残月,象是破碎的希望他,他
头戴一顶开花帽,
身上带着铁链条,
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
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
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
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

①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0日《晨报副刊·诗镌》第8期,署名志摩。

徐志摩的诗歌常有一起句就紧紧抓住读者的力量。本诗第一句以“又被它从睡梦中
惊醒”造成触目惊心的效果,立刻将琵琶声和抒情主人公同时凸现出来。“又”说明这
不是第一回,增强了这种“惊醒”的效果。这深夜里的琵琶声表达的是“凄风”、“惨
雨”、“落花”般的“悲思”。它出现的时间是“夜深深时”、“睡昏昏时”,空间是
“荒街”、“柳梢”、“残月”。在这荒凉沉寂的时空之间骤然响起的凄苦之声,风格
哀婉精美,它奠定了全诗抒写爱情悲剧的基调。“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这样
紧促的询问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翻涌的波澜。琵琶声在构思上既是比,又是兴。它直接
引发了诗人心中久郁的痛苦,为后半部分抒发诗人的内心感慨作了必要的准备。全诗一
到九行都是铺垫,从第十行开始由对琵琶声的描写形容转入内心悲思的抒发,是全诗的
重心所在,也是琵琶声抒情意蕴的直接升华。

在诗的后半部,诗人内心感慨的抒发,是通过“他”的形象及与“他”有关的一系
列意象来表达。他共出现三次,第一、二次紧紧粘连:“啊,半轮的残月,象是破碎的
希望他,他/头戴一顶开花帽,/身上带着铁链条,/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
似的笑”。这两个“他”既可指抒情主人公心中“破碎的希望”,是无形无影情感的形
象化表现,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