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修辞手法啥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4:31:15
拈连

"拈连”是指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法叫拈连。例如:
他飘飘然地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照例应该躺下便打鼾。(鲁迅《阿Q正传》)
“飞”和“飘”都不是形容人的词语,在这里巧妙地用于描写阿Q,表现了阿Q在调戏小尼姑之后得意的心情。

拈连。在两类事物连说的时候,把适用于前事物(一般是具体的)的词语顺势用于后事物(一般是抽象的),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拈连。例如:

1、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2、母亲为儿缝军衣,情意缝在儿心里。

3、织鱼网啊,织鱼网,织出一片好风光。

4、当年毛主席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么?那肩上挑的哪里是粮食?挑的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

从以上例子可见,由于前一事物的出现,将本不适用于后一事物的词顺势借用,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了,这就是拈连的妙处。

拈连也有省略形式,例如:

5、我们的肩上扛着中华民族的尊严。

“尊严”是抽象的,本不能“扛着”,这种直接的借用可算是拈连的省略形式。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拈连”是指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法叫拈连。例如:
他飘飘然地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照例应该躺下便打鼾。(鲁迅《阿Q正传》)
“飞”和“飘”都不是形容人的词语,在这里巧妙地用于描写阿Q,表现了阿Q在调戏小尼姑之后得意的心情。

拈连。在两类事物连说的时候,把适用于前事物(一般是具体的)的词语顺势用于后事物(一般是抽象的),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拈连。例如:

1、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2、母亲为儿缝军衣,情意缝在儿心里。

3、织鱼网啊,织鱼网,织出一片好风光。

4、当年毛主席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么?那肩上挑的哪里是粮食?挑的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