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不闻,觉险而避 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是道教的概念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5:23:07
梦如神机的龙蛇演义中提出了“不见不闻,觉险而避”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出处在哪里?好像作者是说道教里面的概念,但我搜了下百度和GOOGLE,怎么也找不到,如果知道的,请告诉我一下出处

给你个答案 看你满意否

不见不闻:应该源于《金光神咒》“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 养育群生”

觉险而避:《易经.师》卦有云“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这是个人观点,你说的那两句,应该为作者所编。

不知道, 但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不像出自佛教经典.

如果是佛教典句, 大概会是: 不妄见妄闻, 持戒避恶 之类, 总之很难想像觉险而避这样的话是出自佛教典名, 这像是一个具体的修持进程中的一种叮嘱, 应该是道教的思维风格, 也可能是作者自己的语言

这句话出自哪里很难说明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句老话。

意思是说练武练到一定境界就可以闭着眼睛、耳朵感知危险的到来~~

如晚清的孙禄堂先生,就达到了不见不闻,觉险而避的境界~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当你忘不了一个人的时候,你是想要见到他,还是避而不见? 富人.穷人对丑女避而不见的原因是什么啊?拜托很急 丑女效颦中人们对丑女避而不见的原因 “而”的妙用:“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这句话的含义?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我飞了大半个中国去找说不爱了的男友,他避而不见该怎么办 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举出生活不闻其香不闻其臭的例子说明这比喻句的意义 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人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的出处 "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