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菱学诗的二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8:02:11
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

林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赢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但在教香菱学诗时却是她性格的另一方面,为什么??

我认为曹雪芹在此体现的只是一般的诗歌创作方法。对此你不必感到奇怪,因为尽管人人都知道曹雪芹是一个诗词曲赋样样精通的大才子,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诗词风格,这是因为他除了这部《红楼梦》以外,并没有别的作品留下来,尽管这部作品中作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曲赋,但是这些诗词的创作都是与人物性格一一对应的——这也是为什么贾宝玉能不假思索就判断那首《桃花行》是林黛玉所作的原因,即使是对诗词所知甚少的我们也能从钗黛的两首《咏白海棠》中读出两位女主角的个性差异来。所以,也有红学家为不能看到曹雪芹“自己的诗”而遗憾。香菱虽然是个聪明的女孩子,学诗也很快,但是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写出能体现其性格特征的作品的,所以林黛玉所教的应该只是一种比较容易上手的学作诗的方法。
平时孤标傲世的林黛玉为什么会教香菱学诗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林黛玉对诗歌的热爱,林黛玉是大观园中真正的诗人,正如她诗中所写“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她的生活是离不开诗的。别的女孩子虽然也作诗,但是却只限于诗社活动时,林黛玉却不同,很多体现她性格特点的章节都是和诗分不开的,比如说“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比如“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又比如“情中情因情感妹妹”。这一点续作者高鹗也很清楚,所以才会有那段被认为续得最好的“焚稿断痴情”。现在有这样一位对作诗也极感兴趣的女孩子来求她当老师,可以说是难得的知音,当然会欣然接受了。第二点就是林黛玉对香菱的同情,虽然一主一仆,但她们都有着悲凉的身世,可谓同病相怜,所以黛玉愿意教她也是理所当然。

应该是在对于同病相怜的人还是很惺惺相惜,并且很有耐心的用以吧?

对诗歌的热爱与不懈;

这是曹雪芹设计人物与情节时想表答出的感情。

问周汝昌先生吧,反正他老人家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