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郁南宋桂叶枝生的专长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0:27:07
郁南宋桂叶枝生是我的老乡,现以退休,听宋桂镇长者说。他年轻时候在当地红极一时。不知他那时做什么的。他有什么专长?

云浮粤曲编剧艺人叶枝生
  来源:云浮日报 发表日期:2007-08-17

  叶枝生,以演小品、小戏、粤剧而被人熟识。其实,表演并非他的强项,而他在编写粤曲方面他有更较深地造诣,不但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全省粤剧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叶枝生编写的粤曲,从70年代起就开始在郁南县的文艺舞台演出,80年代起就陆续获得地区(地级市)以上的奖项,去年,他编写的粤剧剧本《撬柜台》,获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举办的征集剧本入围奖。
  叶枝生出生在郁南县宋桂镇,刚上完初中,就遇上了“大跃进”,在“大跃进”氛围的渲染下,他休学了,凭兴趣及天赋加入了宋桂公社文工团,从事专业演出。60年代初,“大锅饭”刚过的困难时期,他被安排到林场工作。那时候,习惯了热闹与爱好娱乐的他,一下子转入寂寞无趣的体力劳动,觉得无聊极了。于是,他爱上了编粤曲,把平时哼惯的调子记录下来,再加以整理,便是一首首小粤曲了。久而久之,唱粤曲、编粤曲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中期,宋桂公社安排他到农村插队,兼任业余文艺宣传队队员,使他专业特长得到进一步发挥。那时,他创作并参演的小品《箩底谷》,由郁南县宣传队组队参加肇庆地区汇演,获创作一等奖。他誉满归乡不久,被正式调入宋桂公社文化站,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文艺生涯。
  70年代中后期,叶枝生当上了宋桂公社文化站站长,之后又因工作需要,郁南县文化部门借调他到县青年实验粤剧团工作了一年时间,那时参加编演的粤曲《姐妹易婚》等在当地巡回演出,还到本省的其他地区及广西等地交流演出,获得好评。80年代初,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回宋桂公社文化站任站长,虽然在基层工作,但他所创作粤曲的水平远远高于公社级文化干部的水平。如他在1989年创作的粤剧《卖豆腐》,获肇庆地区粤剧创作评选一等奖,还有10多出粤剧、粤曲、小品获县的奖励,并选为演出节目。
  叶枝生创作的粤曲、粤剧等作品,为什么能够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并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据业内人士反映,他的作品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他的作品,重点突出宣传现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真正做到“三贴近”。他直根于农村,熟识农村生活,了解农民想什么,盼什么,需要解决什么等,所写的题材紧紧围绕那些内容。三是寓教于乐。他的作品,尽量避免令